《曾经陪你看春晚的人,去哪儿了?》
春晚,那是阖家团圆共享欢乐的时刻。曾经,有那么一些人陪伴着看春晚。或许是慈祥的爷爷奶奶,他们坐在老旧的沙发上,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如今却已驾鹤西去,那温暖的身影只留存于回忆之中。也许是儿时的伙伴,曾经挤在小小的电视机前,一起为小品捧腹大笑,为歌舞欢呼雀跃,可如今大家各奔东西,为生活忙碌,难再聚首。还有曾经的爱人,曾经依偎着憧憬未来,而现在只剩自己独对春晚的热闹,那些陪伴的人,随着岁月的流转,或消失不见,或渐行渐远,徒留无尽的思念与感慨。
1982年11月,时任央视台长的王枫,拨通了文艺部歌舞组导演黄一鹤办公室的电话:
“老黄,这一次的迎春晚会交给你搞怎么样?你要尽力把它办好。”
因为没钱做录像,黄一鹤提出要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完成晚会。领导犹豫,但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
一切都是“新”的,什么都是生疏的,整个电视台忙得鸡飞狗跳,所有人一心扑在了准备节目和“直播”的事儿上,直到除夕前十天才想起来,还没给晚会取名字……后来,幕后工作人员用“兵荒马乱”来形同那段筹备晚会的日子。
再后来,同样兵荒马乱的,还有2003年的非典。以及,突如其来、猝不及防的2020年。
1983至2020,37年了,春晚从没缺席过中国人的除夕夜。而翻开历届春晚的影像资料,才发现在一声声的“新年好”背后,我们辞别了太多的珍贵回忆。
这回忆里,有幸福,有疼痛,有悲欢,有离合……
1983年
让我们将时间退回到37年,
1983年,首届春晚是在匆匆忙忙中举办的。
匆忙到就连被拉去致开幕辞的赵忠祥,
都是在开播当天才知道台里有这么个节目。
1983年2月12日晚上8点,
41岁的赵忠祥只在台下看了两遍演讲稿,
就被开始录制春晚开幕辞。
那是第一届春晚的第一句话,
它开始了晚会,同时也开始了几代人的回忆。
1983年央视春晚赵忠祥致首届春晚开幕辞
1984年
第二届央视春晚上,
40岁的李谷一是舞台上最闪耀的明星。
一连唱了5首歌不说,
还将《难忘今宵》变成了以后春晚的固定结束曲。
1984年央视春晚舞台上40岁的李谷一
与此同时,
陈佩斯和朱时茂也首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这一年,
他们两个人都刚满30岁,
因为小品《吃面条》,
开启了自己艺术生涯中的高光时刻,
而与央视近30年的爱恨情仇,
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1984年央视春晚陈佩斯(30岁)首登春晚表演《吃面条》
1984年央视春晚朱时茂(30岁)搭档陈佩斯首登春晚表演《吃面条》
1985年
相比于往届晚会,
1985年的春晚似乎一些惆怅与感伤。
这一年,
因为在直播时的连续重大失误,
整个春晚节目组不得不在《新闻联播》中
向全国观众道歉。
当时,这样的举措在央视历史上绝无仅有,
如今,也不会再有了……
1985年正月初三央视春晚节目组在《新闻联播》向全国观众致歉
1986年
在思过近半年之后,
已经连续导演了3届春晚的黄一鹤
痛定思痛再次接过了举办1986年春晚的重任。
这一年,
蒋大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全国传唱;
29岁的冯巩《虎年谈虎》首登春晚,
彼时的他还不知道,
未来自己将成为登上春晚舞台次数最多的相声演员,
陪伴无数人走过年三十的夜。
1986年央视春晚冯巩(26岁)搭档刘伟出演相声《虎年谈虎》
1987年
对于费翔来讲,
1987年除夕是他永远无法忘怀的一天。
这一年,
27岁的他凭借着《故乡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
成为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
而那把“燃烧了整个沙漠的火”,
直到今天,也没有被岁月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