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积极推进环境治理工作,顺利完成130台燃煤小锅炉整治,这一举措意义非凡。在整治过程中,福州秉持环保理念,多部门协作发力。通过淘汰、改造等方式,让这些曾经的污染源逐步得到治理。这一成果对改善福州的空气质量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减少了燃煤小锅炉产生的废气排放,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数量显著降低。同时,也为福州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福州向着绿色、低碳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
引导企业集中供热、降低成本,开展政策扶持
福州完成130台燃煤小锅炉整治
记者26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通过实施锅炉分类治理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整治,福州市已累计完成130台燃煤小锅炉转型、升级、退出,以及18台3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有效减少低效高排放燃煤锅炉大气污染。
去年福建省出台了全面推进锅炉污染整治的意见,以高污染燃料小锅炉整治为重点,控制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随后福州市研究制定《关于全面推进锅炉污染整治促进清洁低碳转型的意见》,全面推进锅炉低碳转型,稳妥有序整合一批、退出一批、提升一批,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针对福州市锅炉数量多、区域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我们按照燃料类型对锅炉进行梳理分类,并前往锅炉较多的长乐区和福清市开展企业调研座谈。”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环保治理等方面的需求和困难,为企业产污治污“把脉问诊”。
淘汰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导致成本上升是影响企业治污的“症结”。“我们大力引导有条件的区域企业因地制宜使用集中供热,并指导企业‘照单拿药’。”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乐区松下镇4家纺织印染企业通过改用集中供热淘汰8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在实现减污降碳的同时提质增效,“集中供热相比使用天然气降低了企业40%的生产经营成本。”
针对部分企业提出集中供热蒸汽温度与压力无法满足生产要求的诉求,市生态环境局通过现场走访核实,支持确实存在技术难点的企业开展燃煤锅炉深度治理。福建坤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蒸吨燃煤锅炉通过氨水SCR脱硝+布袋除尘+液态钠碱湿法脱硫深度治理,达到天然气锅炉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在资金补助方面,市生态环境局也加强了对开展锅炉治理企业的政策扶持。对符合中央和省级资金投向的项目,组织指导各县(市)区引导企业申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和省级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对达不到中央与省级资金支持门槛的小微企业,由市级资金支持其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记者 冯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