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人智慧丨这些课本上的“大佬”,原来都出自福建
创始人
2025-01-09 00:45:13
0

福建大地,人杰地灵,孕育出众多课本上的“大佬”。朱熹,这位南宋理学大家,出生于福建,他的思想学说影响深远,“存天理,灭人欲”等观点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其著作成为学子必读经典。严复,福建侯官人,他翻译的《天演论》向国人传播了进化论思想,在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进程中意义非凡。还有柳永,福建崇安人,他的词在北宋词坛独树一帜,以婉约细腻的笔触描绘世间百态,在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福建籍的杰出人物,充分展现了闽人的非凡智慧。


侯德榜、谢希德、吴孟超……他们都是我们在课本上认识的“大佬”。

但也许你并不知道,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闽籍海外归国华侨。

翻阅历史,我们或许会惊讶地发现,我国科技领域闪亮的群星中,到处都有闽籍海外归国华侨的身影。

他们曾身居国外,是各领域顶尖的世界专家学者。他们心系祖国,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发挥担纲、领衔的作用。他们研究的领域囊括重化工业、现代天文学、核医学等关系国家国计民生的各类重要基础科学和应用学科。

笔者统计了《共和国归侨(福建卷)》中列举的科学家、工程师,其中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近40位。

16日—18日,第二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在福建召开。让我们一起回顾中国科学界这些属于闽地的独特星光!

对于福建人而言,读书可谓是一项祖传技能。两宋时期,福建以6713名的进士数位居全国第一。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理学名邦……这类头衔对于福建人来说也是实至名归。

如此书香熏陶下,在闽籍海外归国华侨中,就有不少人从书香门第中走出,不乏兄弟院士、一门诸杰。

中国胶体科学的主要奠基人傅鹰和中国固体地球物理学的开拓者傅承义这对亲兄弟。

傅鹰(左)傅承义(右)

他们祖籍福州闽侯,父亲傅仰贤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外交官,非常重视子女教育,专门请私塾先生教授《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还为儿女请了读西学的教师来家里教数学和英语。

而从福州三坊七巷黄巷走出的望族郭氏一门,在清朝年间,就因为“五子登科”的盛事,轰动全城。

位于福州三坊七巷之黄巷的郭氏故居。图源:福州文物

近代以来,这个家族更是培养了铸造学家郭可讱,铁路专家郭可詹,物理冶金学家、晶体学家郭可信(三兄弟)和建筑、水电、石油专家郭可诠(堂兄弟)等归侨专家。他们受家风熏染,成长过程中历经战乱烽火,排除万难发奋学习,就是为了学成归国,建设祖国。

以船政学堂、苍霞精舍、厦门大学为代表的新式教育,开启了福建教育的近代化探索。

那些日后在中国科技界闪闪发光的新星,有些正是与福建新式教育颇有渊源,从中找到终身志业。

如祖籍福州的著名土力学家卢肇钧,他的叔伯卢师孟、卢守孟,父亲卢学孟都在船政学堂就学,毕业后他们出任海军军官、外交官,又在邮政、交通、铁路等部门任职,“经世致用”“科技强国”的理念从小就扎根在卢家后辈的心中。

卢肇钧 图源:福建科协

包括卢肇钧在内的好几位(堂)兄弟都在铁路系统供职,卢肇钧作为科学家和工程师,则长期从事中国新建铁路沿线各种土的力学性质和特殊土地区筑路技术的研究,解决了中国铁路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难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与之相似的还有著名天文学家王绶琯。他出生于船政学堂培养的海军世家。年轻时,王绶琯一直被当作未来的海军军官培养,被派往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造舰。因为学院与格林尼治天文台为邻,他课余常前往观摩,深受影响,走上了天文研究的科学之路。

1945年,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造船班入学合照。前排左一为王绶琯。图源:中国科学报

而著名生物化学家、免疫化学家刘思职在家乡读完初中后,在福建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读书。这所学校成立于1914年,源于1896年福州名绅贤达陈璧、孙葆瑨、林纾、陈宝琛等人创设的“苍霞精舍”,教学内容除传统经史等课程外,还开设了数学、英文、历史、地理、时务等新式课程。后来,这所学校更名为福建官立中等公业学校,是福建省第一所职业学校。

而后他又考入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厦门大学化学系,是厦大首届招收的学生。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福建人。全省约2000万海外侨胞分布在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身在他乡,依托宗亲乡亲、互帮互助是海外福建侨胞长久以来的生存之道。

闽籍海外侨胞虽然生长在海外,生活依旧保有浓厚的传统中华文化氛围,一封封寄回故土的侨批更是写着故乡从未忘却。

得益于广大华侨“探(赚)大钱”就回乡“起大厝”的传统,数百年来,泉州城乡形成数量众多的侨厝、侨居、侨村。图为晋江梧林

如著名冶金学家叶渚沛,著名物理化学家、海洋化学家李法西,著名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家林秉南等人的父亲都是同盟会的会员,热心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十分注重培育孩子的中华根魂。

著名医学专家吴孟超、著名植物生理和植物生化学家施教耐等人在东南亚成长、学习,当时正逢抗战岁月,他们在家长、老师的影响下,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捐款捐物、义演义卖,中学毕业就急切地回到战火连天的中国。

出生于印尼的著名土力学家、岩石力学家陈宗基,从小受到良好的中西教育,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中国有条黄河经常泛滥,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就决定学习水利为国家分忧。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出生于缅甸,就读于厦门,在中学读书期间得知当时的中国因农业落后,产量低,常发生饥荒灾害,遂立下学农的志向,为自己取号“泽农”。

曾呈奎在西沙群岛考察期间采集海藻。图源:福建科协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各行各业,都活跃着像“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林兰英、中国制碱第一人侯德榜、中国结构化学奠基人卢嘉锡等一大批闽籍侨界科教人物,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外华侨华人社会进入新老交替的活跃期。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迅速崛起,他们大多受过良好教育,融入当地主流社会,还有一批学子通过留学移居国外,形成了新的侨智力量。

回望来路,福建背山面海的独特地理风貌、文献名邦的人文底蕴和近代以来“开风气之先”的历史,滋养了闽籍海外归侨科学家们。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科技创新的需求,也为许多“新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

第二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 图源:东南网

我们相信,第二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的召开,将为侨智人才搭建起交流与合作的桥梁,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和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侨界智慧和力量。

相关内容

原创 ...
掼蛋那可是智力和策略的较量呢。在牌桌上,炸弹用得好不好常常能决定胜...
2025-08-19 00:34:37
原创 ...
1975年1月,蒋介石在临终之际,邀请伟人访问宝岛,想要完成多年来...
2025-08-19 00:33:44
原创 ...
高句(gōu)丽(lí)是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中国古代...
2025-08-19 00:33:29
原创 ...
在夺位的巨大风浪中,忽必烈凭借强大的武力成功击败了阿里不哥和联军,...
2025-08-19 00:33:27
原创 ...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出于国共合作抗战的需要,中央同意将南方八...
2025-08-19 00:33:19
原创 ...
前言 他们,曾是一个泥腿子、一个莽夫和一个毛头小子。 然而,就是...
2025-08-19 00:33:13
原创 ...
战国时代,绵延两百五十余年,群雄并起,齐、楚、燕、韩、赵、魏、秦,...
2025-08-19 00:32:52
原创 ...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元朝末年的政治家与军事家脱脱。他后人称为元朝...
2025-08-19 00:32:44

热门资讯

花2000元即可提现千万网红收...   近日,福建福州,78岁的刘阿姨平日喜欢刷短视频,在点赞评论过程中误以为自己成了“大网红”。自称律...
原创 官... 8月18日,官方消息,谷爱凌成为国内某电子厂商的全球代言人。同时,她也将担任2026年冬奥会的火炬手...
福州:“岸海融合”治理 服务海... 榕城福州,枕山面海,963公里海岸线蜿蜒曲折。这里既是孕育千年闽都文化的摇篮,也是驱动海洋经济腾飞的...
书稿纠错12 | 茶山虎啸忆旧... 【村名溯源】 因梁姓先民最早定居溪坑旁(长洋溪上游),得名梁坑。如今村中已无梁姓,主姓潘,其先祖自深...
陈妤颉教练:16岁没几个人到巅... 近日,亚锦赛女子200米冠军陈妤颉的教练吴亚存接受采访表示:16岁没几个人到巅峰,正常肯定会提高的。...
9岁花滑小将刘伽佑凭借阿克塞尔... 近日,据央视体育报道,9岁花滑小将刘伽佑在哈尔滨站少年低龄组比赛中成功完成阿克塞尔三周跳(3A),直...
伊拉克挖“万人坑”,揭露“伊斯... 当地时间8月17日,伊拉克北部地区尼尼微省首府摩苏尔以南的Al-Khasfa(哈斯法)大型乱葬坑挖掘...
“清华火神队”为何能斩获机器人... “清华火神队”为何能斩获机器人足球赛世界冠军?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记者 魏梦佳)17日,20...
打造汽车体验新生态 比亚迪全地... 8月14日,比亚迪郑州全地形赛车场以“全民赛道 全场好玩”为核心理念正式开业,成为国内首个新能源汽车...
多地政策加码巩固楼市回稳态势 8月18日,肇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肇庆市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管理办法》,加大对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