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渡之战前,袁绍曾经派人向刘表求助,希望共同对付曹操。刘表虽然答应了,但是实际上却按兵不动,坐视袁绍和曹操在官渡大战,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方针。
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
刘表这一做法遭到了蒯越、韩嵩、刘先等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刘表坐拥荆州,有10万大军,此时无论是趁机起兵夺取天下,或者是支持一方都大有可为。但是这样中立观望,势必同时得罪曹操和袁绍,无论谁赢了都会怀恨在心。
但是刘表并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最终还是没有采取行动。甚至在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平定河北期间,刘表依然无所作为。结果曹操平定河北以后果然发兵南下,刘表病死,次子刘琮投降曹操,荆州易手。
刘表在官渡之战时北上,对于曹操肯定来说是一个坏消息。此时他和袁绍在官渡、青州等地都展开了战斗,后方相对空虚。一旦刘表真的北上的话,对于曹操来说压力很大。另外刘表一旦起兵的话,很多人可能都对曹操的前景不看好,曹操的部下或者是依附他的人很可能会随之叛变,这样一来曹操很可能在官渡之战失败,至少是会遇到很大的麻烦。
不过曹操对于南方的威胁并非全然没有防备,此前他特意命满宠、李通等人驻守许昌以南,监视刘表和孙权。满宠、李通也都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加上三国时期攻城技术落后,一旦死守城池的话刘表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取胜。
而且刘表和孙策两人因为孙坚之事结仇,此时孙策虎踞江东,在孙策死前,刘表也不可能抽调太多兵力北上。而等孙策遇刺之后6个月,曹操就击败了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刘表真正能利用的时间也只有6个月而已。
以刘表多疑的个性,能不能利用好这6个月的时间是很值得怀疑的,所以曹操还是有机会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