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都是对于知识的渴望的人们所作出的畅想,但是在当下的浮躁的社会风气之中,人们对于书籍的渴望程度也随着互联网的脚步在不断的降低。看手机的时间长了,但是看书获取知识的时间更少了。
但是名家大作的书籍中,你可以享受到的乐趣,其实是一个人在玩手机的过程中所感受不到的。尤其是接下来要说的贾平凹的《暂坐》,为了利益换取更多的金钱上的东西。这不仅是这个女子的悲哀,其实也是那个社会环境的悲哀。书中的夏自花以性谋权,出卖自己的身体,这种尺度甚至比《废都》的尺度还大。
换言之,其实不管是《暂坐》还是《废都》,这两部作品当中的很多故事情节,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故事其实都是差不多的。身为女性,为了获取更多自己想要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来讲的话,没有自尊自爱。为了利益可以抛开一切,甘心成为富商的情人,并且为其生下孩子,人生的悲哀,太过于凄凉。
一、夏自花的悲剧—以身谋权
说到这里,就要讲到身处于西京的十二玉。所谓的十二玉也就是书中十二个风尘女子,因为谁也不比谁好到哪里。也大都是拥有着同样的获取利益的方式,大都是通过肉体的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可是往往事事都难以两全,甚至说最终还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而夏自花便是其中的一员,十二玉当中的夏自花,也是经常出入茶馆之中。
茶馆的老板海若,虽然是经营这茶馆,表面上光鲜亮丽。但是实际她所经营的茶馆,里面行走的也大都是有钱有势的人,谁也得罪不了。但也正是这个茶馆,聚集起来的事儿的女子,她们在最初的时候,也是互相照顾,互相帮扶着。但是一系列事情的发生,让这个原本看似温馨的场景,最终分崩离析。
而夏自花的人生,就是一个悲剧的代表。夏自花原本是一个模特,没有来到茶馆之前,夏自花原本是有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庭的。但是行走在名利场的夏自花,自然也是有着更多的想法,为了能够获得更高的地位,与当时的一个煤老板曾先生产生了一些情愫。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关系,让夏自花开始发生了 变化。
原本就是一种不清不楚的关系,直到最后夏自花对于这种关系的维持有些上瘾。只不过自己心爱的曾先生在原本的家庭中,婚姻只能够存续,而夏自花则只能是一个小三的地位存在。
但是命运就是这样的不同,用自己身体获得的利益,直到最后看来,实在是不值得。不过好在那个曾先生并非那种无情之人。为了能够维持两人的关系,尽管自己在生意上也并不怎么好,但是依然帮助夏自花安排好了孩子和自己的母亲的事情。
可是尽管这样,夏自花还是得了不治之症,白血病的到来,也让夏自花看清楚了自己的人生有多么的不值,但是一切也都成为了过眼烟云。曾先生的无情,姐妹的悉心照料。这对于夏自花来说,也算是一种宽慰吧。
二、该作尺度不减《废都》
其实很多人在看过《暂坐》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这部作品的尺度,比起上一部作品《废都》来讲的话,在尺度上面有过之而无不及。通过这两本书的故事情节,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人性在其中。就单论夏自花来说,作为一个地道的小三的话,也要看从哪个角度来分析,如果说社会的道德上来看,这种行为实在是不太道德。但是如果说对于十二玉来说,自己的小姐妹实在是活得太累。
一直到生病之后,更多的人性的理解,夏自花也变得更加清楚起来。曾先生的远离,以及十二玉的亲近,自己的孩子和老母亲今后的生活状况。这些都将会是夏自花在得病之后要考虑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对于夏自花来说,又变得不太现实。在自己得病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钱财,但是白血病这种东西来讲的话,在书中的那个时代,想要治好,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如果说只看表象的话,书中的这个社会以及时代,多是混乱的,人们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可以出卖肉体,对于道德的底线而言,永远没有那种物资和精神层面的东西更有价值。或许人性就是如此,你没有办法去衡量一个人的好坏,但是书中的很多人物的一生所发生的故事,也让我们了解到,人性的可怕,在贪欲面前,到底能够走到什么程度,能够走多远。人生或许还有更多的活法,没有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结语:
对于人性的诉说贾平凹将故事当中十二玉,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了所谓的心中的利益,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但是当命运的不幸到来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成了过眼烟云,同时也让人们看清楚了人性的黑暗。这本书可以买回去读读,或许能给你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贾平凹一生都在精心创作,晚年的《暂坐》更是他的神来之笔。贾先生在该书中成功塑造了十二岁的女强人形象,他们渴望精神与物质的独立,追求更加幸福的生活。但其中有很多姐妹也因此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