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领英:Baixin Guo
自媒体视频制作/公众号文章代做/翻译/AI智能体&工作流(大语言模型)搭建/科研&推文绘图/PPT制作也欢迎您的联系!期待您的合作!
科研/产品合作
团队提供AI支持,体育/健康/生物工程和人工智能,有数据即可(表现分析/体育工程/生物力学等领域都可以)我们可以做一切和AI交叉学科结合相关的科研支持,您需要提供自己领域内的数据。(论文发表/产品开发)
(有需求的各位联系我!)
往期高尔夫推荐:
一、研究背景
1. 高尔夫运动的发展与现状
• 近年来高尔夫运动参与者增多,全球约5500万人参与,有超30000个高尔夫球场。职业高尔夫赛事众多,包括美巡赛、DP世界巡回赛、LIV巡回赛、女子美巡赛、女子欧巡赛等,还有亚洲、加拿大、阳光等巡回赛。高尔夫的目标是用最少杆数将球打进洞,职业和竞技业余选手以标准杆计分,休闲高尔夫根据差点指数计分,差点指数考虑个人技能水平和球场难度因素。
• 高尔夫球手分类多样,有以差点指数简单划分的,也有更细致分类如精英(职业巡回赛选手或国际国内业余锦标赛选手)、次精英(PGA教学专业人员、区域赛事选手等)、休闲(差点较高者)。高尔夫成绩和差点是性能指标,但无法剖析影响因素。
2. 高尔夫球运动表现的评估指标
• 职业组织收集多种比赛性能统计数据,如开球距离、开球准确率、果岭成功率、每轮推杆数等,但这些指标存在局限性,如无法区分技术细节、结合多种技能和体能,不能揭示挥杆性能的详细贡献。从体能训练(S&C)角度,杆头速度(CHS)是最常报道指标,与力量和功率密切相关,影响击球距离,但击球离散度(准确性)数据在文献中较少,而距离和离散度对击球成功至关重要,受球的发射特性和撞击因素影响。
提供高尔夫球发射特性和撞击因素与击球距离和离散度结果相关的现有文献综述,创建高尔夫击球性能确定性模型,阐述指标间关系,为从业者提供监测和反馈高尔夫表现的方法。
三、关键概念(一)击球距离相关
1. 杆头速度(CHS):球杆头撞击球前的线速度,与球速关系密切,对击球距离有显著影响,同时撞击位置也影响球速,理想撞击位置在球杆面的“甜蜜点”。
2. 球速:球离开杆面后重心的速度,与CHS高度相关,增加1 mph球速可增加1.83码飞行距离,受CHS和撞击位置影响,两者共同作用可解释82%的球速方差。
3. 旋转速率:球离开杆面后绕旋转轴的旋转速度,后旋产生升力助于增加距离,但过高会使球飞得过高降低距离,与CHS、垂直撞击位置、动态杆面倾角和攻角有关,特定组合可解释55%的旋转速率方差,建议发球时旋转速率在2280 - 2640 rpm之间。
4. 发射角度:球离开杆面时重心运动相对于地平线的垂直角度,影响击球距离,受动态杆面倾角、攻角和撞击位置影响,与动态杆面倾角正相关,在10 - 20°之间可能实现最大距离(因球落地后的滚动距离受球道状况影响)。
(二)击球离散度相关
1. 自旋轴:球撞击后旋转轴相对于地平线的倾斜角度,影响击球离散度,通过D平面理论解释,与杆面角度相关,杆面角度偏差会导致侧旋使球弯曲,从而产生离散度,杆面角度可解释82%的自旋轴方差。
2. 发射方向:球起飞时相对于地面的角度,受水平杆路径、杆面角度和水平撞击位置影响,杆面角度对其影响最大,可解释82%的发射方向方差,发射方向小误差会导致球大的离散度。
1. 影响因素复杂关系:击球距离是球杆头撞击因素和球发射特性复杂关系的结果,涉及多个变量,理论上可计算各因素最佳组合,但实际实现难度大,且各因素相互作用使单个因素与总距离难以完美关联。
2. 关键因素总结:CHS对球速方差影响大,与撞击位置共同作用影响更显著;发射角度受动态杆面倾角影响大;旋转速率有最佳范围,受CHS、垂直撞击位置、攻角和动态杆面倾角等组合影响。
1. 自旋轴影响:自旋轴影响击球离散度,与杆面角度和杆路径有关,杆面角度影响最大,其偏差导致侧旋使球弯曲产生离散度,TrackMan研究表明每5°自旋轴倾斜,球每飞行100码会横向偏离3.5码。
2. 发射方向影响:发射方向受多个因素影响,其中杆面角度对其方差解释度达82%,在开球中发射方向小误差会导致球离线距离大,不同球杆击球时相同发射方向误差导致离线距离不同。
五、实践应用(一)监测技术
1. 常用监测设备:TrackMan Pro IIIe(更新为TrackMan 4)和Foresight GC2 + HMT系统(更新为GCQuad)是高尔夫领域常用的发射监测器,能提供击球距离、准确性相关指标的即时反馈。
2. 监测设备准确性与可靠性:与高速4相机系统对比,这些发射监测器相对准确,但数据可靠性未知,从业者应先确定指标可靠性,了解其稳定性和变异性。同时不同监测器位置不同可能导致测量误差差异,且应根据指标特性和高尔夫球手技能水平应用监测数据,如对CHS、球速和距离等指标,可设定目标值(如根据变异系数CV计算),但部分指标需特定范围而非单纯追求高值。
了解关键高尔夫指标关系有助于S&C从业者理解击球结果实现方式,优化高尔夫表现,为球员提供更详细反馈,助力球员获得理想击球效果,从专业发展角度是积极的。未来从业者应监测这些指标并确定其与力量、功率等关键身体特征的关联。
六、研究结论
1. 本综述阐述了与高尔夫击球距离和离散度结果相关的关键因素(发射特性和撞击因素),尽管因素交互复杂,但监测这些因素有助于理解击球结果形成过程。
2. 这将为高尔夫球手提供更详细反馈,有助于采取行动获得理想击球效果,S&C从业者首先应确定这些指标的可靠性,以便更好理解各指标稳定性和变异性。
▼ 本文海报
1. 常用指标及其局限性
• 在高尔夫运动中,常用的评估指标如开球距离、开球准确率、果岭成功率、每轮推杆数等,但这些指标存在诸多局限性。例如,果岭成功率虽能衡量击球上果岭能力,但像吉姆·福瑞克(74%果岭成功率,赛季收入18.5万美元)和罗里·麦克罗伊(68%果岭成功率,赛季收入440万美元)的对比所示,该指标无法完全体现球员实际表现价值。开球准确率仅简单判断球是否在球道,无法区分球偏离球道程度及后续影响,且多数高尔夫统计数据因与击球位置相关问题,缺乏对影响表现特定技能的描述,常结合多种技能和体能,无法剖析挥杆性能详细贡献。
2. 杆头速度的重要性与相关因素
• 杆头速度(CHS)是从体能训练(S&C)角度最常报道的指标,与力量(上肢,(r = 0.62);下肢,(r = 0.91))和功率(上肢,(r = 0.71);下肢,(r = 0.79))密切相关,是影响击球距离的关键因素。然而,击球离散度(准确性)数据在高尔夫文献中较少,而距离和离散度对击球成功至关重要,且受球的发射特性和撞击因素影响。
1. 击球距离相关因素
• 杆头速度与球速:CHS对球速影响显著,理论上CHS越大球速越大,如Sweeney等研究表明CHS能解释75%的峰值合成球速方差,且球速与击球距离直接相关,球速每增加1 mph,飞行距离增加1.83码。同时,撞击位置也影响球速,当CHS与撞击位置共同作用时,对球速方差的解释可从75%提升到82%,理想撞击位置在球杆面的“甜蜜点”。
• 旋转速率:旋转速率是球离开杆面后的旋转速度,后旋产生的升力助于增加距离,但过高会使球飞得过高降低距离。其与CHS、垂直撞击位置、动态杆面倾角和攻角有关,特定组合可解释55%的旋转速率方差,建议发球时旋转速率在2280 - 2640 rpm之间,PGA巡回赛和LPGA巡回赛球员平均旋转速率分别为2685和2682 rpm。
• 发射角度:发射角度影响击球距离,受动态杆面倾角(与发射角度正相关,(r = 0.74))、攻角和撞击位置影响。精英高尔夫球手发球时,最佳发射角度理论上在10 - 20°之间(考虑球落地后滚动距离受球道状况影响),例如有研究表明发射角度高达20°可能使发球杆击球达最大距离,同时为实现该角度,球手需合适攻角与动态杆面倾角配合,且动态杆面倾角过大会增加后旋影响距离。
2. 击球离散度相关因素
• 自旋轴:自旋轴影响击球离散度,通过D平面理论解释,与杆面角度紧密相关,杆面角度偏差导致侧旋使球弯曲产生离散度,如TrackMan研究显示每5°自旋轴倾斜,球每飞行100码横向偏离3.5码,且杆面角度可解释82%的自旋轴方差。
• 发射方向:发射方向受水平杆路径、杆面角度和水平撞击位置影响,其中杆面角度影响最大,可解释82%的发射方向方差。发射方向小误差会导致球大的离散度,如280米开球若发射方向偏差2°,将偏离目标线10米落地,120米挖起杆击球偏差2°则偏离约4米落地。
1. 监测技术
• 常用设备及准确性:TrackMan Pro IIIe(更新为TrackMan 4)和Foresight GC2 + HMT系统(更新为GCQuad)是常用发射监测器,与高速4相机系统对比,相对准确,但数据可靠性未知。不同监测器位置不同(Trackman在球后2 - 3米,Foresight系统垂直于球)可能导致测量误差差异,且应根据指标特性和球手技能水平应用监测数据。
2. 对从业者的意义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