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知否知否》中,宫里来的孔嬷嬷教导明兰几个姐妹学习点茶,道出宋人雅致生活闲趣;《梦华录》中女主赵盼儿点茶表演引得剧内茶客拍手叫绝,也激起剧外观众对宋代茶艺的兴趣。“茶文化”热将中国传统茶文化带回大众视野,《茶的极致:宋代点茶文化》作者沈冬梅教授今天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与读者共同开启了一段探寻宋茶文化的历史之旅,话茶事,探茶艺,寻茶源,品茶趣。
《茶的极致:宋代点茶文化》基于众多典籍文献,对宋代茶文化和社会风貌的生动复现,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以大量历史典籍文献为基础,从茶叶的种植、贡茶制度、点茶技艺、宋代茶具、品茶趣味、点茶情境、茶礼、茶与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展现了茶是如何融入宋代生活,为读者呈现了宋茶方方面面。
以茶买马,以茶外交,以茶会友,茶文化在宋朝发展到了巅峰。苏轼留下东坡壶、种茶东坡,还曾为茶半夜临江取水;宋徽宗赵佶设曲宴,为群臣点茶并御笔作茶书;《茶录》《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撵茶图》《啜茶帖》,诗、词、书、画里的宋茶名传千古;茶馆、茶担、斗茶……宋代饮茶之风吹向社会各个阶层,宋朝人是如何吃茶玩茶的?点茶何以为茶的极致?
被问到为何从中国茶文化千年发展史中选出“宋茶”为切入点,沈冬梅谈道:“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茶谱小序》中曾说茶‘兴于唐,盛于宋,始为世重矣’,茶在宋代发展至农耕社会的极致,且承上启下,为当时及后世提供了很多基本概念和范式,甚至走出了中国遍及世界。宋代提出了上品茶的标准与内涵,宋代社会各阶层普遍都饮茶,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也是源于宋代,宋代社会奉行的点茶法传到日本形成日本抹茶道,宋代茶传到朝鲜半岛后,又形成韩式茶礼。”
在她看来,宋代点茶文化可说是中国茶文化的极致,通过宋茶文化绝代风采,读者可以对中国茶文化有更直观生动的了解。比如,宋代“点茶法”在茶饮文化中独树一帜,宋代茶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茶道文化促成了茶文化崇德传统,各式宋代茶具为中国工艺提供了审美样式。宋人不仅爱品茶,还为后世留下众多与茶相关的文学艺术珍宝。
当下正是采摘春茶好时节,民间有“品得春茶一口鲜,胜似人间四月天”的说法,所谓春茶是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对于春茶的钟爱在宋代以前就早已有之。沈冬梅介绍了宋朝开采春茶时的喊山仪式、春茶的不同种类、有名的茶产区等。
“惊蛰是万物萌发的时节,在中国南方温暖的福建,如建安北苑壑源,以惊蛰为候在其之前开始采摘茶叶,在建安茶园,开始采茶之日,从喊山开始,这是春天万物复苏的民俗。先春喊山就是在惊蛰前三天开焙采茶之日,凌晨五更天之时,聚集千百人上茶山,一边击鼓一边喊 :‘茶发芽!茶发芽!’茶树似乎是被喊山喊醒而发芽的,采茶人也被这种形式所激发,认定茶是一种有灵之物。”因而,喊山背后是宋人对茶的精神和文化品性的深层认识。当代在福建武夷山、福鼎,四川大竹县等茶区,人们在当地特别举办的茶文化节活动中继续“喊山”,更多是一种民俗传承,“与最初用以促芽生发的原意,早已渐行渐远。”她说。
茶早已成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一张名片,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对世界各地产生了深刻影响。2019年联合国大会宣布设立“国际茶日”;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都充分说明中国茶文化得到了世界充分认可。相信在未来,中国茶文化也将继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部分,生动诠释中国故事文化内涵。”沈冬梅满怀憧憬。
作者:许旸
文:许旸 图:出版方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李婷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微短剧如何“短而精”(人民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