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诸葛亮死后,料到魏延必反,于是付锦囊妙计于杨仪,待到魏延和杨仪对阵之时,打开锦囊,必有除魏延之计。
果不出神算子诸葛亮所料,诸葛亮一死,魏延反了(这是三国演义的说法,具体是不是魏延反了先不讨论)。魏延拉上了间谍马岱,一起杀向南郑,诸葛亮的徒弟姜维看到魏延、马岱耀武扬威的冲过来,忙着拉起来吊桥。
姜维看魏延、马岱势大,忙找杨仪商量如何退敌。杨仪就说出了诸葛亮临终给他锦囊的事情,姜维大喜。于是让杨仪在后面先慢慢研究下锦囊妙计的说明书,自己先出城和魏延对阵。姜维同学也比较有气场,骑马走到两军阵前,先是攻心,先怼了魏延一顿:“昔日丞相不亏你,今日如何背反?”魏延也不听姜维这一套,小姜你先闪一边,我是来找杨仪算账的,跟你没关心,哪边凉快那边待着去。
姜维就是拖延时间,给杨仪足够的时间躲在后面偷偷看锦囊的说明书,不久杨仪就走到两军阵前,阴笑着对魏延说了很戏剧性的一句话:“汝敢在马上连叫三声谁敢杀我,便是真大丈夫,吾就献汉中城池与汝。”
在罗贯中老爷子的意淫下,魏延刚叫一声就被马岱偷袭斩杀了。完美收官,诸葛亮神算指数又添一分。
每次看到这一段,就让我不由的想起西游记里金银角大王,拿个破葫芦站在山头上,对着孙悟空也是这一套,想想都搞笑。
《三国志》记载: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
也就是说魏延先占据了南谷口,挡住了杨仪的去路,杨仪派王平去御敌,王平这哥们也有脾气,有忠胆,走到阵前大骂魏延的先头部队:“你们这帮王八羔子,诸葛公在世时不曾亏待你们,这才刚刚过世,尸骨未寒,你们就跟着魏延闹腾,有良心没有”。
魏延带的兵,听了王平这顿骂,感觉理亏,就各自跑了,就剩下魏延和自己的儿子几个人了。想想那些士兵听了王平的这顿骂,也会跑,自己当兵就是为了个口粮,没必要跟着魏延这样闹腾,还要落个造反的罪名。魏延带的也基本都是蜀兵,士兵们都想着回去见自己的老婆孩子呢,这样闹腾起来怎么回家,搞不好对面军中还有自己的兄弟,打起来和自己亲兄弟拼刀子,太傻了。不管谁胜,跟自己没什么鸟关系,自己不过是个炮灰而已。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杨仪派马岱去追杀魏延,魏延虽然个人武力指数在马岱之上,但是寡不敌众,马岱是带着军队去攻打魏延父子几个人,即便魏延如项羽这种武神级一样的人物也抵不住那么多人的群殴啊,最终被马岱斩杀。马岱将魏延的头颅给了杨仪,杨仪还践踏、辱骂魏延的头,杀了人家三族。
杨仪这老头也不地道,看来和魏延积怨太深,自己心胸也不够宽广,人都死了,死者为大,还践踏人家头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