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患有直肠癌的李阿姨一直遭受反复便血、排便困难等问题的困扰。传统治疗中将肛门连同肿瘤一并切除的方法让她犯了难——肛门还有希望保住吗?
日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达芬奇Xi系统手术机器人正式投入使用,李阿姨成为医院首例接受该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患者。治疗团队历时126分钟,在成功切除肿瘤的基础上,为她保留了肛门。
省二医治疗团队在达芬奇Xi机器人的辅助下开展手术。
起初,居住在惠州的李阿姨曾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并进行CT及肠镜检查。当地医生告诉她,她的直肠内距离肛管7厘米以下及肛管处有巨大不规则肿物,病理提示为中分化腺癌,属于局部晚期肿瘤。要想治疗,需要把肿瘤连同肛门一并切除,进行结肠永久性腹壁造瘘,以此来排出大便。这让李阿姨备受打击。
带着治愈并保留肛门的希望,她来到省二医进行咨询。经过检查和讨论,省二医胃肠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MDT)团队决定先为李阿姨进行长程新辅助放化疗。经过8个周期的化疗后,她的直肠肿瘤明显缩小,达到了可以进行手术的时机,但此时肿瘤距离肛缘仅有2厘米。
“根据术前评估,患者肿瘤明显缩小,未侵犯肛提肌,盆腔无淋巴结转移,配合我们省二医新引进的达芬奇Xi系统手术机器人作为辅助,我们有信心能帮患者保住肛门。”省二医胃肠外科主任兼学科带头人韩方海教授说。听了这番话,李阿姨放心不少,同意进行手术。
达芬奇Xi系统手术机器人是一种微创外科手术系统,由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三部分组成。该手术机器人可提供放大10至15倍的三维高清视野,并实现机械臂540度灵活转弯,更纤细、更长的手术器械能够深入体腔内进行操作。
韩方海教授坐在主控台操作达芬奇Xi机器人。
历时126分钟手术结束,李阿姨在术中仅出血约10毫升。术后第一天,她就可以下床活动进食,恢复顺利。
“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盆腔的解剖要求更加精细,完成盆腔神经丛网络状保留的难度极大。”韩方海说,通过滤除人手自然颤动,提供更清晰的视野和精细灵活的操作,手术机器人大大提升了精准度,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术后恢复及改善长期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
韩方海表示,省二医后续还将不断探索先进微创手术技术,将其广泛应用于复杂的外科手术中,促进多个学科微创手术水平的整体提升,让极微创技术和智能医疗技术惠及更多的患者。
南方+记者 陈子阳
通讯员 马含宇 朱健
【作者】 陈子阳
广东健康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