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职业的人,要如何思考工作?
创始人
2024-05-22 01:06:57
0

原标题:真正职业的人,要如何思考工作?

观点 / 刘润主笔 / 蕉皮 责编 / 黄静

本文首发于2022年8

今天,我们重发一篇过往比较受欢迎的文章《不要和不职业的人讨论工作》,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以下是这篇重发文章正文。

我想,很多人应该都有一个感觉:

不要和不职业的人讨论工作。

不职业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人?

你说,好好干,我给你升职。他说,算了吧,那意味着要做更多的事情。你说,你在做的事可以改变成千上万人的生活方式。他说,那些人为什么不能改变自己呢。

你和他谈梦想谈目标谈方法,他就说国家不行,经济不行,客户不行,团队不行,总之这届什么都不行。

这样的人,不值得和他讨论工作。

一个职业的人,应该能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有结构化思维,策略性思考,并且交付结果。

真正职业的人,要如何思考工作?怎样才能有更高的绩效?

我也和你分享一些思考,希望对你有启发。

战略: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职业的人,首先要有战略思维。要有基本的大局观。

战略思维,我用三个词总结:目标、路径、节奏。

第一,是目标。

在一个好的组织里,一定是用目标来管理的。而职业的人,一定是尊重目标的。

我经常在公司说一句话,我不会下指令,我只会定目标。

如果有一天,我拿任务和动作考核你,那一定是我错了。我整天在为你报时。

老板老板,几点了?你说:10:15。又有员工来问,老板老板,几点了?你说:11:30。老板老板几点了?你又说:12:45。

指令和动作是无法穷尽的,报时也是没有终点的。

用目标考核,我就成为了造钟人。

因为你是职业的人,会尊重目标,所以相信你能做出选择。

不用听我的安排,而是自己安排。这么做好,还是那么做对?看看墙上的目标,看看哪个选择对实现目标更有帮助。

第二,选择,其实就是路径。

战略,很多时候是回答“路径”的问题。

你要去一座山。面前有两条路:大路宽阔平坦,但是拥挤。小路荆棘密布,但是人少。

走哪条?

选大路,你必须能不睡觉,能起大早。选小路,你必须披荆斩棘,跋山涉水,这样才能抄到捷径。

大路,小路,都是战略。没有好坏之分。一个好战略的背面,往往也是一个好的战略。

第三,节奏。

真正职业的人,有自己的节奏,其实就是能把目标拆解为任务,一点点落实下去。

目标,是今年拓展100个新客户。然后呢,怎么拆?这里最能检验人的成色。

总共100个,平均每个月差不多是9个。而拓展新客户,要靠拜访潜在客户。

你的团队,转化率为5%。那么,每个月要拜访180个潜在客户,才会有9个新客户。

而你有5名员工,就需要每人每月拜访36个。

一个月,有21个工作日,那就需要他们,每天打10个陌生电话,拜访2个潜在客户,并同时跟进2个转化中的客户。

会分析,会拆解。有工作的节奏。然后才能不断纠偏。

在大的层面,想清楚了,先找到“势”,而不是纠结于“人”,不是整天指责别人和自己,为什么就是干不好。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组织:结构不对,什么都不对

这句话,我希望你能牢牢记住:

战略决定组织,组织紧随战略。

只有一个好的组织架构,才能支撑起你的战略。

结构不对,什么都不对。

关于组织架构,千变万化。但是,一定有底层逻辑。任何架构,其实就是这两块积木的组合:

职能和联邦。也就是,行为和结果。

在设计结构时,你可以思考,到底要对行为负责,还是要对结果负责。

典型需要对行为负责的,是工程师。

因为对于生产,比较容易从结果倒推出行为。行为能够做到,结果自然发生。

比如微软的Windows,是1万多名工程师开发出来的。可以不断层层切分职能。你负责系统设计,我负责界面设计,他负责网络设计等等,最后由Bulid工程师,组装成系统。

典型需要对结果负责的,是销售。

因为对于销售,很难说到底是什么行为能产生更好的结果。所以通常把结果作为考核指标。你们自己决定怎么做,做到就好。

对行为负责的好处是,执行容易,简单专注,效率也高。但同时对管理的要求也高。

对结果负责的好处是,考核简单,容易激励,主动性高。但同时对员工的要求也高。

每一个组织,几乎都是同时使用这两块积木。只是看这两块积木要怎么搭,准备放到哪一层。

但是,我知道有同学会问,那人呢?

组织,是由人组成的。不管设计什么样的结构,都不能忘了具体的人啊。

是的。所以,设计结构时,还要想到“人”的结构。

人的结构,就是责权利。

责任、权力、利益,必须对等。像一个等边三角形。任何一条边长短了,三角形都歪了,甚至没了都有可能。

责任太大,就消极怠工。

权力太大,就权力寻租。

利益太大,就斗争冲突。

所以,宏观的组织,是结果和行为两块积木撑起的结构。微观的个人,要做到责权利的对等。

能力:优秀的人,不用太在乎他们的自尊

战略和组织,是比较大层面的一些思考。职业的人,需要有这样的见识和想法,否则会非常狭隘,没有格局。

但是,只有大的层面,显然不够。回到细节的方面,也要对细微的个体有理解。

因为职业的人,总体来说一定是能力更强的人。如何让自己和他人变得更加优秀?这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我之前讲过,有一个非常有效的7-2-1模型。

什么意思?

就是70%来自“工作中学习”,20%来自“向他人学习”,10%来自“正式的培训”。

1,工作中学习。

成年人更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是“Learning by Doing”,就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学习。

在工作中,解决具体的问题,不断总结和提炼经验,可能是效果最好的。

说一万遍,都不如自己做一遍。

2,向他人学习。

除了工作中学习,还需要和别人学。因为别人的思考和做法,常常能打破自己,给予更多启发。

但是,向他人学习的比例,只占20%。

为什么听了很多道理,过不好这一生?可能是听太多了吧。

3,正式的培训。

最后,才是正式培训。

请老师上课,大家一起交流讨论。这个比例,应该是10%。

很多人能力不行,其实是训练和做事的方法不行。要么把成长的责任都推给他人,是你没把我教好,要么就是归咎于公司,你没给我提供培训。但是,这些原因其实最多占30%而已。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自己在工作中努力不够。

我特别想说,职业的人,要敢于承认这一点。真正优秀的人,也不用太在乎自己的自尊。

要想办法不要让自己太玻璃心,变得更皮实一点,能力更强一点。

意愿:成年人只能筛选,不能教育

而一个职业的人,除了要有能力,但也许更重要的一点是:意愿。

管理学中有一句经典的话:

We hire for attitude, and train for skill。意思是:我们雇态度好的人,然后培养他们的能力。也有人因此说:态度决定一切。

如果一个人意愿不行,那不管你怎么培养都不行。

所以我们也经常说,要把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这个正确的人,至少是有意愿的人。不然即使放在一个位置上,他难受,你也难受。

我们也说另外一句话,成年人只能筛选,不能教育。

死猪不怕开水烫,那太麻烦了。

筛选出意愿好的人,然后才能想办法继续激发。

那么,如何激发呢?

物质,和精神。

物质,就是向钱看齐。钱,是可以激发意愿的。这很正常,也很正当。

有一次,我去参访一家著名的餐饮企业,那位企业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08年,民工荒,根本招不到人。他和我说,只要不是腿瘸的,稍微能干点活的,都招了。

但是招来之后,很不好用。

怎么办?

他跑去海底捞吃了顿火锅,想看看行业的标杆企业是怎么管理员工的。

他和我说:我一边吃,一边和服务员小伙子聊天,最后我就得出一个结论,一分价钱一分货。

我们才给1200块钱的工资,海底捞给的工资呢?3000块!

“我直接愣住了。为什么海底捞你学不会?只给那么点钱,你当然学不会。我要是能招到人,那才是见鬼了。”

只有给员工最高的待遇,你才有资格向他提出最高的工作标准和要求。

但是我们经常想的是,能不能给出行业最低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还要求他能有最好的态度,做出最佳的业绩。觉得这才是管理。

物质方面,把钱给够。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那精神呢?就是给予尊重。

还是举海底捞的例子吧。

为了帮助员工能更好的工作,海底捞不仅有工作上的培训,还有生活上的培训。公司甚至会教他们如何用马桶,如何用ATM机,如何坐地铁。

发工资的时候,公司还会把一部分钱打给他们的父母。让父母也感受这份自豪。

而海底捞的店长离职了,就算是去了小肥羊,公司都会给这个员工8万元的嫁妆。如果是小区经理,给20万。大区经理,送一家火锅店。

这,是对员工的尊重。

意愿有了,力出一孔。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人性:深层的热爱和恐惧

从战略,到组织,到能力,到意愿。一点一点。职业的人,会从多种维度来提升自己。

甚至,会继续向下挖掘,思考自己的人性。

人性的深层,是这两点:热爱和恐惧。

了解自己,才能激励自己。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神需要有人信奉,为什么魔要让大家对他恐惧?

我有一次看到希腊神话时,算是真正明白了。

神之所以要人信奉,是因为人的信仰。人的爱,人的热情,是一种精神力量。神通过这种精神力量而生。

而魔呢?靠恐惧而生。就是要让人害怕,在害怕中让人听命。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双位一体。聪明的人,会想办法用这两种力量,驱动自己。

我和樊登老师聊天的时候,他就告诉我,在他们公司,非常倡导一个词,叫“沉浸者”。

一个人要想变得不一样,就必须沉浸在一件事情里面,必须去思考和钻研。越是沉浸,就越有价值。

招一个人,唯一的要求也是,你好好干,你沉浸地干,热爱地干,你肯定能干好。

他喜欢这件事,他比你还操心,那你操心什么呢。

很多管理者很喜欢说都听我的,就这么干,那都是添乱。经常自己给自己催眠,觉得自个儿官越大,能力越强。

这样底下的人,也很容易变成工具。人一旦被工具化,马上就会失去动力。

这是热爱的力量。

而必要的恐惧,是能激发自己的战斗欲望。

打仗的时候,将军总是要在营前,做动员。

为什么要打仗?

如果不打,如果不这么打,我们的家园会被侵占,我们的妻女会被抢夺,我们的一切都会失去。

恐惧,也常常和愤怒联系在一起。

恐惧和愤怒,让我们必须行动。

我还专门画了一张图,希望能帮你更好的理解。

很多时候,我们想要有一个好的业绩,想有更高的绩效,但是,这些好的结果是由什么决定的?

在这张图里,有5个乘法:

战略×组织。结构×人才。意愿×能力。精神×物质。热爱×恐惧。一点点拆解,分析,希望你能悟到点什么。

一个职业的人,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有清晰的认知,认真的思考,并且在每个维度上,都努力做得更好。

管理者,可以进一步思考自己的业务。个人,也能思考自己的成长。

不要和不职业的人讨论工作。

职业,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

祝你能变得职业,有上帝视角的认知,也有操盘手的落地,更加高效。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钱越来越难挣时,不妨尝试大公司一做就亏钱的生意》

《真正难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暴利行业,没有真相》

品牌推广 | 培训合作 |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相关内容

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
8月5日,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委会议,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乌...
2025-08-07 06:02:31
2025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
2025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罕见连休,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
2025-08-07 06:01:48
夜色赶海
8月5日晚8时许,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沙滩上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趁着晚...
2025-08-07 05:59:20
原创 ...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
2025-08-07 05:34:03
原创 ...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
2025-08-07 05:33:59
原创 ...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
2025-08-07 05:33:49
原创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
2025-08-07 05:33:38
原创 ...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
2025-08-07 05:33:32
原创 ...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
2025-08-07 05:33:04

热门资讯

曼联旧将瓦伦西亚遇球迷跳桥轻生... 前厄瓜多尔国家队队长、曼联球星安东尼奥-瓦伦西亚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段深刻且令人动容的经历。他透...
看!南昌这些动物们如何花式“避... 三伏天的热浪席卷而来,南昌动物园为动物们启动了清凉消暑模式。8月4日上午,记者走进南昌动物园,探寻动...
高温津贴如何贴心发放 7月31日,郑州市金柳南路一棚户区改造项目,建筑工人走出工地。本报记者 王向前 摄 7月23日,正...
阿里巴巴联合多所高校突破性研究...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医生,面对一个生病的病人。传统的治疗方式是直接开药,希望药到病除。但是,如果你在开...
马铃薯“身世之谜”如何被解开? 马铃薯是全球第三大主粮作物,它是如何起源的呢?没有人能想到,约900万年前,一场远古的基因“联姻”会...
传统农业如何破局?巴渝农业经理... 当农产品遭遇同质化竞争,如何跳出价格战泥潭?技术创新能否打通堵点? 8月5日,带着这些关乎农业未来的...
现场实拍红军16岁小将恩古莫哈... 现场实拍红军16岁小将恩古莫哈一条龙推射建功
友谊赛-16岁小将一条龙维尔茨... 友谊赛-16岁小将一条龙维尔茨破门 利物浦3-1横滨水手
没看够!利物浦vs横滨比赛结束... 没看够!利物浦vs横滨比赛结束后球迷久久不愿离场
从5台无人车追加到35台无人车... 近日,有媒体探访了浙江余杭瓶窑的一家共配中心。探访后记者表示,“虽然我从2019年开始看过各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