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石油,大家可能会想到每年我国都要从中东国家进口数千吨石油,但实际上我国也有很多亿吨级油田。
比如,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储量达到178亿吨,但为什么我国还要不断从海外进口石油?
很多人都知道,中东之所以可以诞生许多产油国,是因为波斯湾有大量石油。
实际上从波斯湾继续往南的话,人们还可以到达另外一处石油储量非常丰富的地方,那就是撒哈拉沙漠。
既然如此,那是不是说明全球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也蕴藏着大量石油呢?
按照这一思路,中国石油人开始在新疆等省份寻找石油。
果不其然,新疆确实是我国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地方之一。
目前,新疆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占据全国的30%,而说到新疆石油,那就不得不提到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地处新疆南部,在地图上是非常显眼的存在,因为它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塔里木盆地的中心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很多人眼中,它跟干旱、贫瘠是分不开的。
但实际上,在它黄沙遍野的表象下,藏着的是数以亿计的石油跟天然气。
可为什么塔里木盆地会有那么多的石油?
现在关于石油的生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有机说,即石油是由动植物的尸体等有机物在漫长的地质演变中发展而来的;
另外一种是无机说,即石油是由碳、氢化合物等无机物,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地球本身就存在这些无机物。
过去包括课本等在内都主要支持有机说,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有机说和无机说有可能都是石油形成的原因。
不管这些说法哪一种是比较准确的,都可以肯定是肯定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而形成的。
塔里木盆地本身属于典型的叠合复合盆地,此类盆地的构造演变时间非常长,加上又有各种变形,油气有很多整合的机会,因此存在大量的油气资源。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含油气盆地,早在2020年已探明的油气资源量就达到了惊人的178亿吨。
更加关键的是,每年塔里木盆地都有新的石油资源被发展,这个数字一直都在不断增长。
加上塔里木盆地很多石油埋藏比较深,仍然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但是,既然单一个塔里木盆地就这么吨石油?为什么我国还要不断进口石油?
首先,国内石油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进口原油59399万吨,单从俄罗斯一个国家就进口了超过1亿吨原油。
可想而知,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比较高,基本上还是保持在70%以上。
2023年,塔里木盆地总共生产了3353万吨油气,与2022年同期相比多了43万吨,其中液体石油的产量为755万吨。
显而易见,塔里木盆地的石油产量跟进口石油量对比相当于是“小巫见大巫”,但为什么不能加大开采力度呢?
塔里木盆地有大量石油不假,但这里的油田的开采难度比较大。
塔里木油田的石油大多都是深层石油,存在“超高温、超高压”的特。
对于很多石油人来讲,如何将这些蕴藏在地下数千米的石油开采出来,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同时塔里木盆地地层古老,地质环境比较复杂,地下岩层厚且坚硬,这对钻井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身在石油埋藏深的情况下,钻头要钻到更深的地方,磨损自然会大一些。
加上岩层砾石坚硬,这会进一步加重磨损,导致钻头寿命变短。
事实上,开采条件比较差是我国很多油田普遍存在的问题。
除此之外,相比较中东产油国所开采的石油,我国石油的杂质比较多。
在将石油开采出来之后,我们还要对石油进行加工,而杂质多意味着加工起来会更加麻烦。
最终这一系列问题都会反映到开采成本上,这是制约开发塔里木盆地乃至整个中国的石油的原因之一。
如今我国确实在投入大量资源寻找、开采油田,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我国又是工业大国,自然要保证有足够的石油储备,因此需要持续开采石油。
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油田的开采成本不一定比进口低,可以通过进口石油来补充石油储备。
加上国际油价一直都是起起落落,比如最近两年,受国际形势变化影响,俄罗斯的石油价格有所下调。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国家都会选择趁机进口更多石油,这样则可以用较低的价格换来更多的石油储备,有利于保障石油供应稳定。
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讲,持续性高度依赖从海外进口石油并不利于保障能源安全。
那在暂时没有办法实现石油100%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又要怎么做才能够保证能源安全呢?
首先来看进口方面,实际情况已经表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依旧需要从海外大量进口石油。
既然暂时没有办法打破这种局面,那么我们只能尽可能保证进口稳定,最主要有两个方法:
第一,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过去我国主要从俄罗斯、伊朗、阿联酋等国进口石油,特别重视对进口石油的来源进行分散。
最近几年,中国在从中东进口石油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大力度从俄罗斯、巴西、阿根廷等国购买石油。
总体来讲,基本上已经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接下来只要继续保持就好。
第二,实现进口路线多元化。过去我们大多从中东国家进口石油,而这些石油一般都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到中国。
马六甲海峡到底有多重要呢?这么说吧,全球每年有一半的油轮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像日本几乎90%的进口石油要经过这里。
目前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依旧在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手里,但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
如果我们只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进口石油,万一哪天马六甲海峡过不了,那麻烦就大了,因此要未雨绸缪。
近年来,除了继续依靠马六甲海峡进口石油之外,我国还通过管道进口石油。
如今我国和俄罗斯、一些中亚国家已经建立管道运输途径,可以通过管道输送石油和天然气。
同时我国还在积极从美洲国家进口石油,这也是可以考虑的新路线。
除此之外,如今俄罗斯、中国等国家都看好北极航道,未来可以通过北极航道进口更多石油。
其次,加大本国石油产量。在勘探石油时,我国石油开采企业正在想尽办法攻克石油开采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近年来,除了钻井技术有所进步之外,我国还研究出了很多开采石油的设备,这降低了一些油田的开采难度。
还有很多中国企业积极尝试在海外投资油田,中石化、中石油等中国石油企业已经在中东等地投资多个石油项目。
中国石油企业这么做相当于直接进入石油产业上游,这有利于保证国家石油供应稳定。
最后,积极发展新能源。作为传统化石燃料,石油始终摆脱不了污染的问题。
为了能够实现“双碳”目标,我国正在调整能源结构,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占比,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比重。
从能源安全的角度来看,发展新能源实际上也可以缓解我国石油供不应求的问题,还可以起到保障能源安全的作用,继续为石油稳定供应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