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
分享嘉宾:Ben Charoenwong 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责编 |木兮 排版 | 五月
第 8140 篇深度好文:16535字 | 34 分钟阅读
宏观趋势
欢迎参加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项目《AI时代,如何管理你的财富?财富管理1.0到财富管理3.0》大师课堂。
我们今天将结合历史语境探讨结构、工具包和技术。本文还会简要谈及近年来金融市场和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如何影响财富管理行业。
一、金融财富管理:
策略、投资与风险控制
广义上的财富管理一词关乎财务管理,且侧重于个人自身的财富管理。这是一项受监管的专业服务,由从业者向客户提供财务管理和投资咨询服务。
它通常包括预算编制、现金流管理、投资管理、选择分配资产的类型、税务规划、建立不同的法律实体结构、撰写适当的法律合同、引入合适的服务提供商以及风险管理。
财富管理还考虑如何确保下一代能够繁荣发展或拥有自给自足的财富。实际上,任何财富管理的目的,要么是改善生活方式,要么是留下更好的遗产。因此,在讨论财富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谈论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
我们所拥有的各种财富类型可以分为三种。针对每种财富既有短期目标,也有长期目标,不同的目标则需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提及财富管理,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财务财富。这方面涉及的内容包括会计、税务建议、合同起草、短期投资和现金流管理。
长期而言,还包括房地产管理、收取租金、制定长期投资策略,比如全球资产配置,以及建立一个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治理结构。
社会情感财富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它与个人的财务状况相关,却又带有不同的内涵。
近年来,这一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涉及公共关系、政治参与,长期的影响还包括慈善事业、艺术收藏管理,或者是利用财富来对抗气候变化或全球贫困等全球性问题,以期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因此,将社会情感目标与短期或长期的财务目标相结合尤为重要。
在亚洲文化背景下,家庭凝聚力也是财富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这涉及家庭办公室的运营、指派家族成员担任协调角色、组织家族聚会、策划度假等活动。长远来看,还需要考虑后代继承问题,以及在家族成员中合理分配商业利益或投资。
所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财富管理的宽广领域。
回顾财富管理的发展历程,财富管理的1.0阶段真正始于18世纪左右。在当时,随着贵族们参与战争,遗产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他们开始深思熟虑,寻找方法来确保自己的遗产能够顺利传承给下一代。实际上,法律信托的最初创立与骑士、贵族等贵族阶层密切相关,他们努力将财富传递给子女,因为在那个时代,女性几乎不能拥有太多财产。因此,他们创建了这些信托,并指定某人代表他们管理资产。
当时的遗产规划主要基于个人关系和信任。建立信任是昂贵的,无论是在字面上还是法律意义上。你需要先指定一名受托人,在你离世后,这名受托人能够代表你行事。
这种结构并非人人都能接触得到:建立这样的关系,找到值得信赖的人,并非易事;多数人也缺少足够的资产来创立一个能不同世代间传承的法律结构。
这一过程主要基于纸质文件记录。这种财富管理方式出现在现代会计标准(如复式记账法)之前。管理财富的第一步是找出自己拥有什么。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弄清楚所拥有的资产分布在哪里,并确保它们始种如此。
因此,文件记录通常相当手工化,信息收集过程也相当繁琐。由于依赖纸质记录,且记录保存有限,信息质量较低。信息聚合非常稀缺,无法基于全部所拥有的资产制定全面的计划,因为难以获取关于所有资产的信息。
毫无疑问,人们通常首先投资于容易验证的资产。像公司所有权这样的资产,如果没有股权证书或某种数字记录的话,就相当难以验证。而房地产和土地等资产最容易验证。
你可以确信一座城堡或一栋建筑会一直在矗立那里,除非发生重大事故。就土地而言,则很容易派人去核实土地上的居住和发展情况。一旦发生问题,也可以着手处理。”
在从18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财富管理1.0时期,人们更多依赖于信任和声誉来建立关系,而非严格的法律结构。那时常用的法律结构包括信托和标准公司。
这样的法律结构并不是专门为了投资分配或财富管理而设立的,因而可能不能完全适应现代财富管理者的新需求。在那个时代,技术融合也相当有限。算盘、记录簿、书架,以及保险柜、安全存放箱等等,这些都是当时的先进科技。
标准公司并不是创建和管理家族财富的最佳工具,原因有很多:存在关于报告的规定,你可能需要披露你所拥有的一切——很多时候,家族并不想这么做。显然,从财富管理1.0过渡到财富管理2.0是有必要的。
财富管理涉及结构化、规划财富,以帮助财富增长、保值、防护,并以符合个人愿望的税效益方式进行。这通常是由某位家族元首,比如贵族们所设立的。
他们列下一套规则,希望财富管理者按照这些规则行事。他们希望这些规则能够随着时间传承下去,或者是设计了一个机构,期望它只维持几代人,然后自然消散。
最初在英国设立的信托实际上是有终止日期的,通常是80到100年。如今它们可以续签另外80到100年。这种做法仔细想来相当不灵活。如果说要建立一个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机构,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设定为理论上可以永存呢?
所有资产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至这个时期,当时富裕的个人和家族把他们的财富信托给私人银行家。欧洲时至今日一些最古老、最负盛名的私人银行最初就是以家族办公室的形式出现的,由富裕的个人委派或指定信任的人代表他们管理财富。
这里面包括成立于1796年的瑞士隆奥银行,始于1805年的百达银行,以及目前由第七代家族成员经营的罗斯柴尔德集团。
罗斯柴尔德因为在欧洲资助战争而臭名昭著:他们实际上积累了巨额资产,并向战争双方提供贷款,确保无论哪一方获胜他们都能从中获益——某种程度上讲,他们采取了对冲策略。这类私人银行还包括Mirabaud,以及较晚成立的欧洲金融集团,该集团成立于1995年,现已上市。
迄今为止,许多这类银行仍然是私人持有并由家族管理。如果你想建立一个可以存续7、10、15代的结构,实际上需要很多规则,这些规则也需要具备清晰度和透明性。这类私人银行通常为家族提供一系列一站式服务,包括借贷、存款、货币管理、贸易融资等。
很多希望管理自身财富的人也拥有公司。因此,他们希望将自己的个人财富与运营公司、经营业务分开,后者可能有自己的现金流需求。服务还包括投资组合管理,思考在何处、如何配置资产,以最小化政治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和其他各种金融风险。
第一个共同基金直到20世纪才诞生。几百年来,管理财富的方式一直都是个人在外部挑选要购进的资产类型,然后由人协助管理,很大程度上相当低效。1924年,第一个共同基金成立,它将投资者的资金汇集到同一个实体中。监管最严格的地方正是把很多人的资金混合在一起的地方。这也就是为什么几个世纪过去了,这种做法才被允许。终于有人推陈出新,整合资源。
在此之前,所有资源的集中都是基于私人安排。当个人管理自己的一套合同时,如果出了问题,法律保护相当有限,因为你是作为一个私人合伙或公司内的知情人。第一支共同基金的建立实际上允许了散户投资者集中财务资源。现在,限制已经减少。
随着财富管理从1.0过渡到2.0、3.0,进入金融市场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金融经济学家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应该让更多的人投资于经济的增长,这样更多的人将受益。
直到20世纪70年代,又过去了50多年,人们的投资方式还停留在挑选个别的股票和债券上——这个公司好不好?它会涨还是会跌?人们甚至认识不到计算回报的最佳方式。在我的课上,学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计算回报率,然后深入思考这些回报对投资者实际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