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回应了关于“电动化是西方的陷阱”、“电动车不是新能源汽车”等发展战略问题,其中对大家很关心的电动车自燃问题也做了说明,他引用了的国家消防救援局的数据,称2023年一季度自燃的车辆,燃油车18360辆,新能源车640辆燃油车的起火率为万分之0.58,新能源车起火率为万分之0.44。他的结论显然是电动车自燃问题是被夸大了。
不过据网友考证,欧阳院士的数据是有误的,原因一是引用数据不准确,发生自燃车辆的是2022年一季度的数据,而汽车保有量却是2023年第一季度的,二是引用的国家消防救援局的数据是交通工具火灾总共19000起,其中包括近3700多起的电动行车,欧阳明高院士却将640起电动汽车火灾之外的,全部算成了油车自燃的数量,分明是别有用心。经过网友的计算,正确的数据应该是电动汽车起火率为万分之0.72,而油车则为万分之0.37,显然电动汽车的起火率远高于油车。最终他得出的结论就是欧阳明高院士在故意撒谎。
当然这只是网友的一家之言,虽然言之凿凿,不过想来院士也不会与之计较,毕竟院士是专家,而这位网友可能连参加所谓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的资格都没有。
但质疑显然是反映出网友们对院士的不信任,对他们的言论很反感。而在当下不拿专家当权威似乎是一种潮流,每每有专家们的建言献策大多会遭到众人的质疑与嘲讽,这种现象让一些人很担忧,经济学家马光远就认为,专家被污名化,专家不敢发言,是社会的悲哀。
我其实也觉得专家被污名化是挺可悲的,但这不是社会的悲哀,而是专家自己的悲哀,因为专家的名声不是别人泼的脏水,而是被自己败坏的。
按理说专家只是在自己的领域里才称为专家,而对超出自己专业的见解也许并不比普通人更高明,胡乱发声本就是自取其辱。而且即使在自己专业领域内还得看立场如何,就如这位欧阳明高院士,据说在10多家新能源、电动技术等相关公司担任股东、董事、独立董事、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法定代表人等职务,那么他的言论是为老百姓的利益还是在为背后的资本站台,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口中的道义,只因背后的利益,这样的专家又怎么能说出客观公正的话呢?所谓“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