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封建王朝时代,如何巩固皇权是皇帝最重要的问题,一旦皇权受到了挑战,那么他的宝座也就不稳了。为此明清时期的皇帝专门设置了宗人府,为的就是管理宗室,毕竟都是身份贵重的人,不可能随便交给一般的部门管理,需要有其特殊性。而宗人府正是这样的存在,既是为了满足皇族宗室们的待遇和需求,也是为了控制他们的言行,从而保证皇权的至高无上。宗人府可不是虚设的机构,它有着非常高的权力,也有着非常严格的制度,尤其是清朝时期,众多的阿哥格格们,一说起宗人府就会胆战心惊。
从很多的电视剧中可以得知,宗人府业务范围比较广泛,管理的都是皇室人员的事情。比如哪个阿哥格格犯了错误,就会被关进去教训几天,那里就是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小黑屋,非常具有震慑力。清朝时期,有宗室与觉罗的说法,一般爱新觉罗的后代都是宗室,而其他宗室繁衍出去的分支就是觉罗,这两个身份在清朝几乎可以横着走,是除了皇帝之外最尊贵的身份。
宗人府也就是专门管理这些人的机构,想要管住这些身份尊贵的人就需要有足够的权力和地位,因此宗人府的负责人,大多都是皇帝最信任的宗亲王室担任,有一定的兵权和尊贵的身份,才能压得住下面的那些皇亲贵族。当然这个机构也存在一定的威胁,毕竟有着太大的权势,很容易就会变成掣肘皇帝的一个势力。但是跟巩固皇权相比,这是利大于弊的选择。
其实宗人府的初衷,也不是为了约束皇族宗亲,而是为了掌握他们的想法和动态,确保不会对皇权有所威胁。也可以说,宗人府是皇帝为了维系和宗亲们之间的关系而设,为的是如何更好地优待他们,拉拢他们,从而保证始终忠于皇帝。同时也用刑法制约着宗亲们犯罪,万一有了过分的行为,也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而不至于辱没他们的身份。
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毕竟这也只是说说而已,大多数的宗亲犯罪都没人敢给予太大的处罚。尤其是明朝时期,宗人府几乎是名存实亡,完全就是一个服务于宗亲的特殊机构。直到了顺治年间,宗人府的构架和权力,才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化,除了帮助皇亲宗室们处理日常的事物,还会对其罪责给予相应的惩罚。
清朝著名的九子夺嫡,雍正最终胜出成为了皇帝,而之前跟他针锋相对的阿哥很多都因此付出了代价。比如胤禩,直接就被皇室除名,终身圈禁在了宗人府。有了这样的先例,谁也不敢再放肆,得罪皇帝的代价,就是从高高在上的贵族变成宗人府中的囚犯,失去了身份和自由,活着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后来也有亲王以身试法,强暴了家里的婢女导致其自杀身亡。本以为仗着皇亲宗室的身份可以躲过一劫,但没想到刚好撞到了枪口上。此时尚在嘉庆帝丧期,道光初登大宝,正好用他来杀鸡儆猴,当宗人府介入之后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直接将其革去了宗室的身份,还在宗人府圈禁三年。
如此一来,不仅是这位亲王,就连他的子孙后代,都再也无法享受到宗亲的待遇,再也不是人上人,而这就是挑衅皇权,挑衅法律的后果。因此清朝的皇亲宗室们,也不至于会无法无天,毕竟有这么一个机构震慑着,谁也不想被关进去,一旦和宗人府有了瓜葛,那么就是厄运的开始。
由此可见,宗人府的存在是为了皇族的管理,是为了保证他们的待遇,让他们保持忠心。让比他们还要尊贵的亲王来主持,保证宗亲们可以奖惩公平,从而起到管束的作用。而宗人府之所以令人闻风丧胆,是皇帝赋予了它无限的权力,是仅次于皇权之下的威慑力,才会让阿哥和格格们如此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