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虽好,但一定要有度!
有些人一旦爱上了跑步,就仿佛被它施了魔法一般,对跑步的热情不会受到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影响。
无论严寒酷暑,只要内心涌起想要跑步的冲动,就会毫不犹豫地穿上舒适的跑鞋,迫不及待地冲向户外。
说实话,我也很佩服这样的人!
但前几天我听到一位坚持跑步快10年的长辈却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在冬天,即便你再喜欢跑步,也千万不要天天跑步。”
或许对于那些有着很长时间跑步基础的人来说,天天跑步早已是家常便饭,并不会感到特别累,甚至还会觉得轻松自如。
但从科学和健康的角度出发,还是建议大家在冬天尽量隔天跑,采用跑休结合的方式。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身体恢复慢,易累积疲劳和损伤
《运动医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冬季运动后,身体的恢复周期比温暖季节要长20% - 30%。
在寒冷的冬季,气温急剧下降,肌肉的弹性也随之变差,当我们进行跑步运动时,肌肉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而且在运动结束后,身体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恢复和调整。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天天坚持跑步,疲劳就会在身体内不断累积,身体可能会始终处于一种微亏损的状态,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受伤的风险。
比如,我们的膝盖、脚踝等关节部位可能会因为过度的压力和疲劳而出现疼痛、损伤等问题。
2、免疫空窗期延长
《欧洲应用生理学杂志》的研究结果显示,冬季跑步的免疫开窗期会显著延长,通常比温暖季节要长1 - 2天。
进入冬季,空气变得格外干燥,这种环境非常适合流感、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滋生和传播。
当我们每次进行长时间或者高强度的跑步后,身体会进入一个“免疫开窗期”,在这个期间,身体的免疫力会出现明显的下降。
如果我们天天都在户外进行高强度的跑步,就相当于将自己虚弱的身体主动暴露在充满病菌的环境中,无疑是大大增加了感染疾病的风险。
3、空气质量不好,存在安全问题
进入冬季,很多地方都会受到雾霾天气的困扰,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跑步,不断地将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空气吸入体内。
雾霾中包含着各种微小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这些物质进入我们的呼吸道后,会对我们的肺部和呼吸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只有害而无益。
另外,冬季天黑得早,一个人在户外跑步时,还需要格外注意安全问题。
比如,道路上的光线可能不足,容易发生摔倒、碰撞等意外事故;而且在一些偏僻的地方,还可能存在人身安全隐患。
4、运动表现下降,容易陷入自我怀疑
如果连续长时间每天都坚持跑步,而身体又没有得到充分的恢复,那么运动表现可能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因为疲劳而出现下降的情况。
在跑步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明显感觉到自己越跑越慢,越跑越累,原本轻松就能完成的配速,现在却变得异常艰难。
这种“努力却退步”的情况很容易让人陷入自我怀疑的陷阱中,严重影响我们的跑步热情。
我们会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训练方法是否正确,甚至可能会因此而对跑步产生抵触情绪。
所以在冬天,对于大多数仅仅是为了健康而跑步的人来说,隔天跑是一种更加适合、更加科学的选择。
对于大多数普通的跑步爱好者,尤其是那些只是为了锻炼身体的人来说,隔天跑无疑是最优选择。
你认为哪种跑步方式更好一些呢?
是天天坚持,还是隔天跑并结合力量训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