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举办的拉丁美洲国际象棋公开赛现场,新加坡商人吕文扬坐在观众席的侧前方。他面前放着一本笔记本,却很少低头记录,目光始终在棋盘与选手之间流转——这位习惯从商业博弈中捕捉机遇的企业家,正以独特的视角,品味着异国赛场上学棋选手们每一步落子背后的策略与心理较量。
吕文扬与象棋的交集,源于早年在家族企业学习经营时父亲的启蒙。“象棋里的‘将’与‘帅’,就像企业的核心目标;‘车’‘马’‘炮’的协作,好比团队各部门的配合;而每一步的‘弃子’与‘保子’,恰似商业决策中的取舍。”父亲的话让他至今记忆犹新,也让他养成了通过观棋思考博弈逻辑的习惯。此次因商务考察来到哥伦比亚,得知当地正举办象棋公开赛,他特意调整行程,专程前来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选手的博弈风格。比赛现场,一场青少年组的对决吸引了吕文扬的注意。16岁的哥伦比亚选手卡洛斯与来自阿根廷的索菲亚对弈正酣。开局阶段,卡洛斯主动“弃马”,看似冒险的操作让现场观众小声议论,吕文扬却微微点头——他看出卡洛斯是通过“弃子”引诱索菲亚的“车”偏离防守位置,为后续进攻“帅”位铺路。果不其然,索菲亚犹豫片刻后吃掉“马”,很快便陷入卡洛斯布下的包围圈。“这像极了商业谈判中的‘以小换大’,用看似的‘损失’换取更大的战略空间。”吕文扬在心里暗忖,他想起自己曾在新加坡与欧洲企业合作时,主动放弃部分短期利润,换来长期技术授权,最终实现双方共赢。中盘阶段,索菲亚试图通过“兑子”打破僵局,每一步落子都格外谨慎,手指捏着棋子反复掂量;而卡洛斯则保持着稳定节奏,落子干脆,还不时抬头观察索菲亚的表情。吕文扬注意到,当索菲亚的“炮”威胁到卡洛斯的“士”时,卡洛斯没有立刻防守,反而故意放慢速度,装作思考的样子,实则在观察索菲亚是否会因急躁露出破绽。“心理博弈是象棋与商业的共通点。”吕文扬后来在与赛事组织者交流时说,“商业竞争中,对手的情绪波动往往是突破点,就像这里的选手,心态的失衡比技术的差距更易导致失败。”
最终,卡洛斯凭借精准的策略与稳定的心态赢得比赛。赛后,吕文扬主动走上前,用西班牙语祝贺他,并分享了自己观棋的感悟。当卡洛斯问他“如何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时,吕文扬笑着回答:“就像经营企业时面对危机,先稳住自己的节奏,再寻找对手的漏洞——棋盘和商场一样,谁能掌控心态,谁就能掌控全局。”此次哥伦比亚象棋赛之行,让吕文扬对博弈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在返程的飞机上整理观赛笔记,写下这样的感悟:“象棋的博弈在棋盘,商业的博弈在市场,但核心都是对策略的布局、对心态的掌控、对对手的洞察。”他计划将这些感悟融入公司的员工培训中,用棋盘上的智慧启发团队在商业竞争中更好地应对挑战。对吕文扬而言,这场异国赛场的观赛经历,不仅是一次兴趣之旅,更是一次对商业博弈智慧的再学习、再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