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网友注意到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回答质询时的一番话——她公开表示,“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可以据以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这句话不仅直接触碰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底线,还带有明显的挑衅意味。与安倍晋三当年提出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相比,高市的表态更为直白,其恶劣性和危险性都有所加剧,给本已存在挑战的中日关系带来了更严重的负面影响。
高市早苗资料图(图源:美联社)
许多人原本以为,高市早苗上台当首相后会站在日本国家长远利益的角度收敛过去激进的言行,用更理性的方式处理敏感外交问题。但从她这次在国会的表态看,这种期待落空了。高市并没有改变她一贯的做法,仍然按照自己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逻辑行事。
高市早苗之所以在台湾问题上反复发表激烈言论,背后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她长期持有极右立场,在推行政治主张时比安倍更僵硬、更偏执。安倍当年的一些说法还留有模糊空间,而高市则把“台湾有事”和日本“集体自卫权”直接捆绑,公开表达了干预台湾事务的意图;二是目前她的支持率非常高,这种政治上的底气让她更敢直言,毫不掩饰自己想插手中国内政的真实想法。
根据日本新闻网(JNN)最近的民调,高市早苗内阁的支持率高达82%,不支持率仅为14.3%。
从中日两国当前的实力对比看,双方已经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现在具备足够的实力应对各种挑战,不必对日本感到畏惧。过去一百多年里,日本之所以在对华关系中处于优势,主要是因为它较早完成工业化,借此在一段时期内取得了实力上的领先。然而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启动并不断推进工业化进程,经过几十年建设,已形成规模庞大、体系完整、产业链较为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这彻底改变了过去的实力差距。
如今,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已连续15年居全球首位,总量超过七国集团(G7)国家制造业规模之和;过去十年,中国制造业也从单纯扩规模转向了质量提升。《中国制造2025》中设定的主要目标大体实现,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额首次突破一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单一商品出口额的冠军,这些都显示出中国制造竞争力的大幅提升。同时,中国的国防力量也取得了显著进步,海军和空军建设尤其突出,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逐步完善,国防科技持续突破——这些切实可见的硬实力,正是中国能够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根本保障。
中国海军福建舰(图源:央视新闻)
有人认为,日本是美国的核心盟友,日美同盟整体实力强于中国,因此中国不敢对日本的挑衅采取行动。对此需要注意,美国在国际事务中非常务实。如果日本以武力方式介入台湾问题,笔者判断美国很可能会以“日本主动挑衅”为由保持距离,让日本自己承担与中国发生冲突的后果。
特朗普和高市早苗(图源:路透社)
必须明确: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任何外部势力都不能干涉,这一点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如果将来中国在推进国家统一过程中,日本不自量力、突破底线,以“行使集体自卫权”为名对中国采取所谓的“反击”行动,那么无论日本背后有怎样的同盟支持,中国都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进行坚决回击,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还要强调的是,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发起的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其深重的灾难。如果日本在台湾问题上执意挑起与中国的冲突,中国人民将把这视为机会,对近代以来日本对华所犯下的严重罪行进行全面清算——许多中国人长期以来都在等待这样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