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对图文报告能不能收费、实体胶片怎么算、床旁检查加收规则等问题提出疑问,相关问答来了~
1.放射检查后,能单独收图文报告费吗?
答案:绝对不行!
放射检查类项目的价格构成中,已包含出具报告所需的全部成本。
无论是医生撰写报告的人力资源投入,还是设备运转、基本物质资源的消耗,都已涵盖在项目本身的收费里,不存在“单独收取图文报告费”的合规空间。
2.常规影像资料里,含实体胶片的钱吗?
答案:不包含!别默认带胶片了!
好多患者都认为“做了放射检查,肯定给实体胶片啊!”
“常规给的影像资料”就两样:云影像(数字文件)+诊断报告。
实体胶片并不在“常规提供”的范畴内,其费用需按照后续具体规则单独判断,不能直接计入放射检查项目的基础费用中。
3.公立医院没法搞云影像,实体胶片免费还是收费?
答案:患者自愿+知情同意后,可零差率收费!
有些基层医院暂时没条件弄数字影像存储,这种情况给患者实体胶片,得满足两个前提:
一是患者自愿:不得强制患者选择实体胶片;
二是知情同意:需明确告知患者相关费用规则。
满足这两点,才能按“零差率”收——“零差率”意味着仅收取胶片的成本价,不得加价盈利。
4.不能提供云影像要“减收5元钱”,按部位算还是按次数算?(“减收5元钱”政策,即对于不能提供符合要求的云影像服务的公立医疗机构,医保部门在和医院结算时将减少支付5元钱)
答案:按“单个放射检查项目”减收,与部位、体位数量无关。
减收逻辑:每个独立的放射检查项目,如做一次腹部超声检查(含肝胆胰脾四个部位)若定点医疗机构未提供云影像服务,医保部门在和医院结算时将少支付5元,而非5*4=20元
关键提醒:减收金额固定为5元,不会因检查涉及的部位、体位数量增加而累计。
5.床旁透视按“次”算,怎么算“一次”?加收多少?
答案:到床边把所有检查做完,算一次!加收10%!
首先搞懂“同一次检查”:以医护人员携带设备到床旁,完成患者本次所需的全部完整检查流程为“一次”,哪怕检查涉及多个部位,也只算一次床旁检查。
另外,床旁检查是“额外加收”的,比例是项目基础价的10%——而且现在范围比以前宽了,不只是病危病重患者,只要患者动不了(比如术后、ICU里、诊断说不能移动),都能按床旁算。
某二甲医院X线摄影成像的基础价格为38元,若开展床旁检查,加收10%后费用为38×(1+10%)=41.8元;
再如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胎儿系统性筛查、胎儿心脏),同一次床旁检查中无论涉及几胎,仅加收一次10%。
6.颅脑CT平扫+颅内动脉造影,能分开收费吗?
答案:分两种情况,核心看“服务产出是否不同”!
这个问题得结合临床实际看,不能一刀切:
不可分别计费的情况:若颅内动脉造影成像(CT血管造影)的检查中,已包含颅脑CT平扫的操作(即平扫是造影成像的“前置步骤”,服务产出是为了辅助造影诊断),则不可单独收取颅脑CT平扫费用——因为CT造影成像(血管)的价格构成中,已包含CT平扫的费用;
可分别计费的情况:若颅脑CT平扫是独立开展的检查(目的是评估颅脑组织结构),与颅内动脉造影成像(目的是评估血管情况)的“服务产出完全不同”,两者属于独立的检查项目,则可分别收取费用。
7.最后记3个核心点,别再错!
先记“成本全包”:放射检查费里已经含了报告、基础操作的钱,别再拆出来收图文报告费;
再记“按项目算”:减钱、加钱都按“一个检查项目”来,别按部位数量叠加;
最后看“目的不同”:两个检查要做的目的不一样、出的结果不一样,才能分开收,不然别重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