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凯旋 北京报道
近年来,ESG、无障碍适老化改造成为热点。伴随着城市的升级,绿色节能的建筑以及可以帮助残疾人和老年人提升生活幸福度的设施建设是社会各方的关注点。11月7日下午,由华夏时报社与中国建筑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华夏城市产业链发展大会·2025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论坛——城市更新与无障碍适老化改造主体活动”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其中,在主题为“ESG视角下城市的民生温度与长效价值”的圆桌论坛环节,多位嘉宾共同探讨了企业如何在践行ESG以及如何打造ESG企业闭环。
以技术推动ESG发展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工具的升级,而数字化则成为技术迭代的“加速器”。人民VR负责人孙文博从技术出发,提到公司正在以数字化和虚拟化为方式,打造智能体验通道。例如,将文化类的科普型工作转化为数字化体验,让较为枯燥的文字能以可视化的方式得以体现。基于此,人民VR也深度参与了城市更新的过程,提升城市更新中的体验性。
北京数字经济示范区产业运营负责人李泳霖直言,数字是最大的产业,例如人工智能,可以赋能千行百业。目前,北京数字经济示范区已汇聚了一万多家企业,涉及办公、生产等,能耗非常高。“对此,我们通过智慧楼宇AI控制、能耗调节等,把高能耗、高消耗的行业进行优化,同时,通过AI、大模型、数据后台等数字工具,结合楼宇内员工的需求和习惯,为企业提供智能开关和控制系统,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李泳霖在发言中提到。
城市的更新建设,特别是无障碍适老化改造同样离不开技术的深度支持。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无障碍全过程咨询与管理中心主任靳喆则表示公司近年来一直从事无障碍和适老化环境的研究以及标准制定、城市环境建设等工作。在指导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中,通过开展城市数字化无障碍专项体检工作,并结合城市的发展状态及发展规划,开展城市全龄友好无障碍发展规划,分时、分类、分序指导建设和改造工作,帮助城市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城市节省了很多资金。
不过,靳喆也提到,目前在参与城市更新和适老化改造的过程中,行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智能化手段,但尚未达到“智慧化水平”。未来,行业需要进行技术突破,将环境设计、辅具场景应用和数字化进行结合,提高效率。
聚焦于“人”,提升城市温度
无论是ESG还是无障碍与适老化改造,其本质上还是让社会升温,让身处社会的人感受到城市生命体是具备温度与活力的。
北京芳华里家庭养老社区联合创始人、院长刘小冰表示,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的表现。芳华里的初衷是打造“像家一样的养老院”。芳华里选址在北京成熟的居民区方庄大社区,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养老院,老人可以自由进出,家属凭专属卡也可以像回父母家一样随时来。此外,芳华里与周边的社区融合发展,将养老院的活动空间向周围社区开放共享,周边的邻居们可以在芳华里家庭养老社区内参与体验各类文化健康活动。
山东天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河科技”),深耕煤矿巷道掘进领域二十余载,以“研发高端智能装备、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为使命,在智能掘进、除尘、防冲及机器人技术四大领域实现国际领先技术突破,成为行业标杆型制造生产厂,也是国家重点专精特新企业。
秉持“以人为本”理念,这家硬核制造企业更怀揣柔软初心,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增添民生温度。公司董事长田胜利介绍,企业现有员工500余名,其中残疾人员工达237名。2024年新厂区建设中,天河科技将无障碍理念深度融入设计,员工宿舍、卫生间、食堂均按无障碍标准打造,在厂区铺设专属无障碍通道,仅办公楼就配备4部电梯,让残障员工工作生活畅行无阻。“这些举措拉近了我们与残障人士的距离,也让大家在公司感受到家的温暖。”田胜利说。
不仅如此,公司专门成立“折翼天使设计小组”,通过系统性持续培训,让残障员工熟练掌握各类专业软件,更有能力承揽政府及其他企业的相关项目,在岗位上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从技术突破到人文关怀,天河科技的实践印证着:ESG发展与无障碍适老化改造,正成为企业担当与城市升级的重要新方向。
打造闭环是关键
可以看出,ESG与无障碍适老化改造是未来城市升级的新方向,但社会各方则不可各自为营,让资本、政策、企业均参与其中,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谈及此,国务院国资委机研院企业社会责任ESG促进中心欧洲部部长吕彦科表示,城市更新以及无障碍适老化改造更多涉及ESG中的“S”,即社会层面。若想要推动ESG的内生动力,第一,需要让所有的参与者、利益相关方能够明确得到收益。第二,需要外部企业和政策的支持。第三,需要利用数字化工具,让工作能够透明化,更适合全社会的监督。最后,ESG是可持续发展的,不能只看眼前,全社会需要从认知上进行调整,从短期主义转向为长期主义。
具体到操作路径上,吕彦科表示,第一,要打通政策层面,真正推动适老化发展,给予ESG可持续发展的从业者一些帮助。第二,资金层面要制定详细的纲领。目前,有些无障碍项目无法获得资金或者政策的支持。第三,要利用先进技术,让ESG这件事更加透明,让其可评价、可监管,让政策、资金、项目形成闭环,切实推动适老化项目的实施,获得全社会的认可。
在打造闭环的过程中,数字经济也需要参与其中。李泳霖举例表示,目前,许多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算力支持,数字经济可以降低算力中心的能耗,把节省出的能耗回馈社会,直接实现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的降低。另外,数字经济也可以深度参与楼宇智能化升级和园区公共设施优化等,在节能的同时还可以减少一些风险事件的发生。
田胜利从一线企业的角度出发,认为打造闭环可以将无障碍纳入相关的验收标准,让每个企业真正参与到无障碍建设中。孙文博则表示,此前,VR技术多是服务于儿童,例如让儿童体验科普等项目。后续,VR技术也可以关注老年人的需求,政府可以引导VR产业做适用于老年人的一些应用。
“理想的商业模式是,让所有的参与方都可以感受到这个商业项目所散发出来的善意。另外,智能化应用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例如,芳华里配备的机器人员工,它可以参与管理服务工作,同时老人们也教会机器人更多的技能,如对机器人做一些语料训练等。我对于ESG的理解,就是要做一个更加有善意的商业模型。”刘小冰如此认为。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