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址:
https://www.usgo.org/content.aspx?page_id=5&club_id=454497&item_id=126416
原题:Two new bids to build the next big Go platform
摘自:The news of American Go Association
作者:Chris Garlock
近日Go Magic(魔法围棋)的联合创始人Vadim Efimenko在YouTube平台发布了一段商业宣传视频,为扩大该项目的公共宣传,并诚挚的邀请全球合作伙伴和天使投资者帮助“为全球围棋社区建立梦想平台”。该团队表示,对于和其他围棋平台和社区建设者合作持开放态度。
Go Magic 2.0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围棋平台,可以供围棋爱好者对弈、学习和交流。值得一提的是Go Magic之前是一家做国际象棋互联网平台的公司,这次在宣传视频中Vadim Efimenko提到了为什么选择围棋作为公司的下一个发展对象,因为围棋是所有棋类游戏中最古老、最深刻、最具挑战性也最为复杂的棋类,一个围棋爱好者可以用尽一生去研究围棋并进步自己的棋艺。
Vadim Efimenko对比了围棋和国际象棋,相比较国际象棋围棋有更加悠久的历史,其棋盘19*19也远大于国际象棋的8*8棋盘,最关键的是国际象棋有相对复杂的规则,而围棋的规则相对简单易懂,但围棋世界中想要赢一盘棋则需要兼顾非常多的东西,最终才能达成赢棋的目标。国际象棋通常只需80步左右便结束一盘棋,而围棋常常要达到200多手,甚至需要300多手才能结束一盘棋。1997年,IBM的人工智能DeepBlue便战胜了当时最强的国际象棋选手,而直到过了20年,当人类科技已经发达到一定水平后,Google的人工智能AlphaGo才战胜李世石,并且直到今天(2025年)围棋的人工智能水平仍然在不断迭代,这从侧面印证了围棋或许没有止境。只是在全世界层面,国际象棋的普及水平相对较高(拥有整整5亿玩家),而Vadim Efimenko统计的围棋玩家数量仅有2000多万。
为此,Vadim Efimenko想要通过建立围棋的互联网平台在西方世界大力推广围棋这项古老的智力运动。Vadim Efimenko指出围棋/国际象棋对比其他电子游戏,能在几千年之间被不断流传,必然有其独特的魅力。但是在围棋领域,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一个单一的平台能够集齐所有的必要资源与工具,这使得围棋不得不在多个平台之间不断来回切换,而且现在许多的围棋平台缺乏吸引力和趣味性,无法满足现代标准。Go Magic的目标是用一个现代化、统一化的平台,能够将围棋带入数字化时代,具体内容包括:集中整合玩家体验、包括各种围棋玩法、围棋的学习工具以及围棋社区互动等方面,让围棋能够吸引新的受众群体,特别是在西方国家,提供能满足当今用户期待的“优质体验”。
Go magic团队提议“复制经过验证的Chess.com(国际象棋样本),并将其应用于围棋”。三位创始人强调了之前的产品和基础设施经验:
Matthew Harwit (Lowkey和Agent Layer的创始成员)
Nathan Harwit(与OGS创始人Akita Noek共同创建Kids Go Server)
Kevin Wang(前谷歌软件工程师,RunwayML早期机器学习研究科学家)
他们的论点很简单:复制在线国际象棋平台的新用户的增长策略、用户粘性和功能堆叠,并根据围棋的特点进行调整。
多年来,围棋生态系统一直由古老的服务器和较新的工具组成;这些迫在眉睫的倡议标志着新的投资、竞争的愿景和潜在的动力,朝着一个统一的、功能丰富的学习、对弈、观看和拥有互动社区的目标平台发展。目前公司都在争取资本和合作伙伴——这表明2025年可能是围棋在线平台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