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蒋百里悲愤地高呼:“我的错!”随即,他拿起手枪,对着自己的胸口开了一枪。现场的2000名师生目睹这一幕,顿时陷入了惊慌失措的混乱之中。警卫员情急之下哭喊着:“蒋校长,为了那么点钱,何必如此?”
的确,钱并不多,但即便是微不足道的金额,也能让英雄折腰。
蒋百里担任保定军校校长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使得濒临倒闭的学校焕然一新。可是,他的超前理念与做法激怒了教育部长段祺瑞,后者对蒋百里的改革进行了种种排挤和刁难。
1913年6月18日清晨,蒋百里召集2000名师生进行训话,情感充沛地表示:“我未能尽到责任,辜负了你们……不要动,你们要有勇气,担负起国家的重任!”
说完,他毅然拔出手枪,扣动扳机,子弹直接穿过他的胸口。警卫员猛地一拉,虽然没能完全阻止,蒋百里依然倒在了血泊之中。
蒋百里的自杀震惊了全国,他的举动激起了广泛的愤怒与不解,师生们纷纷追问,“究竟为了什么?”警卫员痛哭流涕,怒斥段祺瑞:“该死的段祺瑞,赖账不给学校经费,学校没钱了!”
蒋百里的死,触动了全国的心弦,袁世凯下令全力救治他,段祺瑞也深感恐慌,亲自前往日本大使馆,求助于最好的医生进行治疗。
幸运的是,蒋百里命不该绝,警卫员及时拉住了他,子弹擦过左肺,未伤及心脏。更意外的是,正是这场险死的危机,让他遇到了人生中的挚爱——悉心照料他的护士,佐藤屋登。
这段感情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佐藤屋登不仅能流利地说北京话,还特别为表明自己对蒋百里的真爱,将名字改成了“蒋佐梅”,以表达她对丈夫梅花情结的深情。
他们的三女儿,后来成为钱学森的妻子蒋英,曾回忆道:“我们五姐妹都痛恨日本人,不愿和母亲说话,但父亲始终尊重并宠爱母亲。成年后,我们才理解母亲的苦衷。”
1938年11月4日,蒋百里因心脏病去世,享年56岁。好友冯玉祥得知噩耗后,愤怒写文指责蒋佐梅,称她“用毒针杀死了丈夫!”冯玉祥的指控基于她曾说过的一句话:“你爱你的祖国,我也爱我的祖国。”
然而,蒋佐梅解释道,这句话是在结婚前,自己对丈夫抗日情怀的理解,并没有任何恶意。尽管如此,蒋佐梅从未被这些苦难打倒。她带着五个女儿,积极为抗战捐款,甚至亲自前往战场为伤员治疗。她用实际行动支持丈夫未竟的心愿,也因此赢得了社会的尊敬和爱戴。
蒋百里学成归国后,袁世凯极为器重他,常与他长谈。但袁世凯称帝后,蒋百里深知国运所需,果断反对袁世凯的篡位行为,并参与反袁护国运动。最终,他把袁世凯的棺木护送回乡,可见他的豪杰之气。
蒋百里与徐志摩关系深厚。曾在最困难的时刻,他卖掉了北京的房子,帮助徐志摩度过难关。1925年,徐志摩追爱陆小曼来到上海时,住在蒋百里的家中。
1930年,蒋百里因牵涉案件被捕,徐志摩第一个站出来,背上行李陪他坐牢,这一举动轰动了整个社会。当时,许多人效仿这一行为,“陪百里先生坐牢”成为了时尚口号。
晚年,蒋佐梅曾回忆:“我支持丈夫,支持中国,只因为中国是正义的战争!”
蒋百里不仅在军事上有着杰出的贡献,在文学与艺术领域也同样成绩斐然,成为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伟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