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BBC炒作的不是番茄,是谎言和对立
创始人
2024-12-03 07:45:19
0

《环球时报》指出BBC炒作的不是番茄,而是谎言和对立。BBC这种行为是其惯常操作的体现,它常常背离事实真相,利用一些事物进行恶意解读与渲染。番茄本是一种普通的农作物,然而BBC却将其作为制造话题的工具,目的并非基于番茄本身的价值、种植、贸易等正常范畴的讨论,而是通过歪曲事实、编造谎言来制造对立情绪,这不仅损害了正常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氛围,也暴露了BBC缺乏新闻媒体应有的客观公正态度的本质。


关于新疆的谎言,西方隔段时间就要炒作一次,似乎已经成了习惯。近日,大众出售新疆工厂的消息和优衣库董事长“没有使用新疆棉”的表态,被西方媒体恶意解读和渲染,英国广播公司(BBC)又趁机抛出“对新疆番茄的调查”。12月2日BBC的报道称,英国超市里有17种意大利番茄酱可能用了新疆番茄,结论是:意大利番茄酱可能含有中国“强迫劳动”生产的番茄。这几乎是将新疆与“强迫劳动”画了等号,是对中国的公然抹黑。

报道仅引用所谓当事人“很难核实的说法”称,他们“忍受或目睹”了番茄田里的“强迫劳动”甚至“酷刑”。同时,所有被BBC检测了产品的超市都对结果提出了异议。不得不说,这种报道违反常识,BBC的“碰瓷”有些拙劣。在新疆,无论是棉花还是番茄,从种植到采收基本实现机械化了,很少使用人力。今年,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的3万多亩加工番茄就是100%全机械化采收。一台高效的采收机一天可采收100亩地,相当于150个人一天的手工采摘量总和。根据最新数据,新疆棉花机械化采收率也已超过85%。BBC作为一家国际知名媒体,在新疆问题上刊发如此突破底线、歪曲事实的报道,实在令人汗颜。

新疆是全球三大番茄核心产区之一,加工番茄是新疆老百姓创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现在BBC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追着给新疆番茄贴“强迫劳动”的黑标签,然后再施压全球厂商、卖场甚至消费者,不让售卖和使用新疆番茄,BBC信口雌黄搞“媒体审判”,又何尝不是一种对新疆人民的霸凌?新疆番茄和新疆棉一样,是享誉海外、家喻户晓的优质产品,也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对这两种新疆特产污名化,无疑会给当地人民的就业和生活带来压力,这才是实实在在对新疆人权的伤害。

口口声声“维护新疆人权”的西方媒体,实际做的却是在新疆制造强迫“脱钩”、强迫失业、强迫返贫,没有什么比这更虚伪的了。从报道中得知,BBC对在英国、德国和美国销售的64种番茄酱进行“溯源调查”,且有的调查时间长达数月。这不禁让人疑惑,BBC的记者可以花那么长时间调查番茄酱的来源,却不愿意花一丁点时间去了解新疆的真相,他们是真的关心新疆吗?这难道不是对新疆老百姓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极端无视吗?

从新疆棉花到新疆番茄,BBC们炒作的不是棉花或番茄,而是谎言和对立。他们的虚假报道阻碍了新疆优质产品与世界的分享,也粗暴地剥夺了西方民众了解新疆真相的权利。由此造成的中国与西方的隔阂和冲突,显然不利于全球的合作和进步。由于他们编造的涉疆谎言直指新疆优质产品,不得不令人怀疑:这是精心设计的产供链“去中国化”的一部分,所谓“维护新疆人权”无非是贸易保护主义给自己强行拉上的一块遮羞布。

BBC们似乎认为,只要编织的涉疆“信息茧房”足够厚,就可以将世界人为割裂。不过,在数字信息时代这只能是自欺欺人,真相是很难隐瞒的,更何况是在世界制造业链条上日益重要的新疆。新疆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难免有杂音,但任何人和杂音都无法削弱新疆各族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坚定决心。中国刚刚宣布完成塔克拉玛干沙漠3046公里“锁边”工程,这是世界最长环沙漠生态屏障,被外媒热议的另一则消息是,中国政府在新疆干旱地区建设水产养殖中心,数百万颗珍珠贝苗正在沙漠中人工养殖。这两条新闻所描述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画面,与BBC们对新疆的描述截然不同,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新疆?随着更多外国友人走进新疆,眼见为实,相信这个疑问将获得更加清晰的答案。

新疆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14亿多人追求现代化发展的权利不容置疑,也是挡不住的,它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包括新疆在内,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必将为各国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助力全球实现共同繁荣。BBC们对新疆泼去的污水,并不能侮辱新疆的名誉,也不足以阻挡新疆发展的脚步,而只能暴露他们自身的狭隘,并在历史上留下白纸黑字的尴尬。

相关内容

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
8月5日,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委会议,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乌...
2025-08-07 06:02:31
2025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
2025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罕见连休,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
2025-08-07 06:01:48
夜色赶海
8月5日晚8时许,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沙滩上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趁着晚...
2025-08-07 05:59:20
原创 ...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
2025-08-07 05:34:03
原创 ...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
2025-08-07 05:33:59
原创 ...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
2025-08-07 05:33:49
原创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
2025-08-07 05:33:38
原创 ...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
2025-08-07 05:33:32
原创 ...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
2025-08-07 05:33:04

热门资讯

曼联旧将瓦伦西亚遇球迷跳桥轻生... 前厄瓜多尔国家队队长、曼联球星安东尼奥-瓦伦西亚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段深刻且令人动容的经历。他透...
看!南昌这些动物们如何花式“避... 三伏天的热浪席卷而来,南昌动物园为动物们启动了清凉消暑模式。8月4日上午,记者走进南昌动物园,探寻动...
高温津贴如何贴心发放 7月31日,郑州市金柳南路一棚户区改造项目,建筑工人走出工地。本报记者 王向前 摄 7月23日,正...
阿里巴巴联合多所高校突破性研究...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医生,面对一个生病的病人。传统的治疗方式是直接开药,希望药到病除。但是,如果你在开...
马铃薯“身世之谜”如何被解开? 马铃薯是全球第三大主粮作物,它是如何起源的呢?没有人能想到,约900万年前,一场远古的基因“联姻”会...
传统农业如何破局?巴渝农业经理... 当农产品遭遇同质化竞争,如何跳出价格战泥潭?技术创新能否打通堵点? 8月5日,带着这些关乎农业未来的...
现场实拍红军16岁小将恩古莫哈... 现场实拍红军16岁小将恩古莫哈一条龙推射建功
友谊赛-16岁小将一条龙维尔茨... 友谊赛-16岁小将一条龙维尔茨破门 利物浦3-1横滨水手
没看够!利物浦vs横滨比赛结束... 没看够!利物浦vs横滨比赛结束后球迷久久不愿离场
从5台无人车追加到35台无人车... 近日,有媒体探访了浙江余杭瓶窑的一家共配中心。探访后记者表示,“虽然我从2019年开始看过各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