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辐射全国的围棋道场,聂道的公众号后台自然也汇集了来自全国家长们的咨询,而在这些信息中,很多家长对公众号文章的部分内容表示不解:
“为什么别人家小孩,能从业余1级直接跳段到业余2段?我家小孩就只能1段1段往上打?”
这个问题的答案之一,本质上来源于各地升级升段的比赛和制度的不同。
很多家长可能会质问,既然指标不一样,是否就意味着升段本身就不公平?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回到一个为什么上来,那就是为何各地的升级指标会不一样。
01
历史原因+因地制宜
指标不同产生的直接原因
各地升级升段的指标不同,本质上是历史原因及多样因素构成的,但时至今日,不同的指标也恰恰反映了各地围棋的发展水平,也为地方的围棋家庭们提供了合适的成长路径。
从历史因素来看,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体育长期存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二元分野,其中国家队负责规划竞技体育方面,与我们今天所谓的“精英教育”更相似,而群众体育,则分给了各地的“单位”,依托地方单位和行业协会负责,这也就是我们如今地方围棋协会的雏形。
而随着1992年《中国围棋业余段位制》以及2005年新增业余级位制,地方围棋赛事的举办权、包括升级升段制度的方案方法,自然也就交到了各地围棋协会的手中,但最终拥有决定权的依然是中国围棋协会,比如2024年中国围棋协会就给了省级围棋协会发放业余6段围棋证书的权力,这其实就是中国围棋协会权威性的体现。
而如果说,这样的局面算是历史因素的话,那么各地围棋协会因地制宜的升级升段政策,则是导致各地指标不同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各地围棋发展的速度是完全不同的,质量也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在上个世纪,四川省和河南省的围棋高手就特别多,其中四川省很有意思,因为交通并不便利,很多围棋高手都不愿意出来比赛定段,更愿意自己开个小棋馆自得其乐,因此反而造就了当地群豪并棋的局面,大家“切磋”之下,整个地区的围棋水平自然很高。
如果说四川省是高手不世出的话,那么河南省就突出一个“卷”,上世纪的河南由于体校制度的火热,再加上民间学围棋人口规模很大,就催生出了洛阳这样的“百段之城”(定段职业者段位之和超百段),而这样围棋群体基础的差异,自然会导致各地诞生不同的升级升段制度,以匹配当地的具体情况。
除了这一点之外,各地围棋发展程度的不同,也让各地的围棋赛事产生了差异,比如说上海地区,基于广泛的围棋人口及经济基础,想要举办赛事,赞助商必然络绎不绝,而到了偏远地区呢,自然赛事的举办频率也要少一些。
这是各地综合原因所决定的。
在上海,一个区甚至能挑出几十名校长来共同举办围棋“校长杯”,可见上海地区围棋赛事的热度
02
指标不同,是不公平的吗?
很多家长都在后台“抱怨”,说自己的孩子已经野狐5D,但地方比赛才将将达到业余5段,而其他地区的孩子明明棋力不行,却也到达了业余5段,这让他感到心里不平衡。
这位家长的不平衡能理解,而现实也确实如此,事实上在2018年,上海市就曾出现过野狐3D,段位却达到业余5段的情况出现,这也就是很多人说当代围棋段位代表的棋力下降的原因。
但这真的不公平吗?其实各地也有各自的难处。
比如说上海市,上海学围棋的热度在全国绝对能排进前3,动辄几十万的围棋人口,让上海市的围棋比赛总是人满为患,而熟悉围棋比赛的家长也清楚,围棋段位比赛是按照人数比例升段的,比如业余4段升5段的比赛,升段人数会在15%-20%的比例。
上海巨大的围棋人口,自然也就让同段位的棋手们显得“没那么厉害”,这其实也不怪任何人,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进步,因为本质上还是行业的人多了,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此,执着于评判现代段位的含金量,其实本质上也是一种刻舟求剑,是按照过去的标准来针对现在的孩子们,而忽视了时代和地方条件的改变。
上海市围棋协会也对这种现象采取了措施,比如在业余5段之上,还设置了业余5段1星、2星等等级证明,让孩子们可以有更明显的实力区分。更关键的是,一旦到了大赛,上海的棋手们课真没少夺冠,大量的围棋人口下诞生的那一批顶尖棋手,水平自然也会更高。
而到了真正的省级比赛中,家长们也不难发现,业余5段不过是比赛的“入场券”而已,真想取得成绩,还是要棋盘底下见真章。
单纯追求成绩的,体校式发展早已成为过去
03
段位固然重要,但重视孩子自身的发展才是真
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升段难易度不假,家长们重视孩子在围棋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也不假,但真正重要的并不只是孩子取得了多高的段位,而是孩子们真正从围棋中收获了什么。
举个例子,暑假有个吉林家长带孩子来北京刘家窑校区参加集训,她就是觉得孩子能在这学得开心,能有更好的老师教会他更多的战术,孩子本身就有所收获,回去参加比赛更加落子有神,她觉得这就很好了。
而更多的家长们看到的则是,孩子通过学围棋之后产生的变化,比如做事情更缜密了,计算力更强了等等。
所以跨地域地去比较围棋段位,既没有意义更不重要,并且如今的少儿围棋公开赛也不乏全国赛事,如果真觉得段位晋升不公平,不如去参赛见真章,在那个舞台上,大家其实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