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学的博士生们:有人患上精神疾病,有人认为健康第一、及时止损
创始人
2024-12-02 12:04:35
0

在博士生群体中,存在这样一些退学的人。一部分博士生在求学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高强度的科研任务、复杂的学术竞争以及长期的精神紧绷,使得他们患上了精神疾病。这不仅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也最终导致他们无法继续学业。而另有一部分人选择退学是源于一种清醒的认知,他们秉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当发现博士学业对自己的健康造成过度损害,如长时间的焦虑、失眠等,便果断及时止损。这些退学的博士生背后反映出博士生涯中的重重压力与不同的人生抉择。


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将2024年称为“博士学历断崖式贬值的元年”。

近些年来,国内高校博士研究生扩招明显。2024年7月发布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显示,拟新增6个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包括48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35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同比增幅明显。

褪去了“稀缺”光环后,年轻人读博正在走向理性。在社交媒体搜索“退学”“休学”,博士是比重相当高的关联词。有些人为了学术理想迎难而上,还在苦苦坚持;也有一些人接受了高昂的沉没成本,不再执着;还有在海外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读博的学生,不得不退学。

从某TOP高校休学的糖果说:“我早早就应该意识到自己没有做科研的天赋,但那时候实在年轻,以为自己有无限可能,却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入学双非院校读医学博士一个月就退学的贝贝认为,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自己只是及时止损。

16568c3a5e8403224bae4525df657a5.jpg

退学申请表。图/贝贝社交媒体

以下是她们的自述。

【1】“那时候实在年轻,以为自己有无限可能”

糖果 某TOP高校 确诊双相

我终于下定决心休学了。

站在这里回想过去,我觉得自己像《武林外传》的佟湘玉,她常说“我从一开始就不该嫁到这里来”,而我是“我从一开始就不该读博”。我早早就应该意识到,自己没有做科研的天赋,但那时候实在年轻,以为自己有无限可能,却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知道我患抑郁症后,从小残疾的姐姐告诉我,因为残疾、父亲的出轨,她从小吃过太多苦,所以承受能力很强。而我从小没吃过什么苦,所以承受能力太弱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这样的。在读博以前,我的学术生涯可以说是一帆风顺。高考考入211大学,保研至C9高校,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发了顶刊顶会,顺利的开始了博士生涯。

但后来发生的一切击碎了我的想象。我就读的专业更新换代特别快,需要我不断地去学习新东西,这本身就是一种高压。做出几篇论文后,我的科研生活开始急转直下,比如小导师提供的科研支持不够,大导师和我的方向不适配,诸如此类。

这些都让我很受挫,我不禁开始回想硕士时期的快乐科研生活。

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非常好,性格温和,很支持我做科研,甚至允许我寻求校外指导,自己也不要通讯作者,只是尽全力帮我毕业。

刚入门做科研很难,但我当时的校外导师能力很强,在论文设计、具体的撰写上都给我提供了大量帮助,在他的指导下,我迅速发了三篇论文,都是顶会顶刊。这种强烈的正反馈让我以为自己很适合读博。

博一的暑假,我确诊了双相情感障碍。发病时,我曾在夜里零点一个人在大街上乱跑,莫名其妙上了一辆的士,继而被送到了派出所。

后来在药物的作用下,我渐渐清醒过来。这时我其实已经想退学了,对读博也没有信心,但在父母的劝说下还是硬着头皮去读了,这期间还发了一篇论文。

直到今年,我做了休学决定,毫无纠结和挣扎。一开始,我打算直接退学,但还是给自己留了点回旋的余地,先休学一年,看之后有没有转机。有人问我,之前付出了那么多,现在退学岂不是一无所有。但沉没成本不能在决定成本之内,我现在只后悔博一生病的时候没退学。

不过我也不能责怪当时的自己,人没办法在当前的境遇中意识到自己的决定是正确还是错误。

现在,我回到老家,在父母身边。脱离了实验室的环境,不用交周报,每天看看书,最近在看加缪,很放松,很幸福。至于未来,我想等它来的时候再想。

【2】“休息时间是凌晨两三点,鼓励通宵”

贝贝 双非高校医学生 博一退学

我是今年9月入学读博一,月底就跟导师说了要退学,10月开始走退学流程,目前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

关于退学的理由,我认为是及时止损,不要再耗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了。

我是医学生,博士是妇产类的方向。申请博士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之前一直想出国留学,但没得到理想回复。去年12月,出于现实考虑,我开始申请国内大学,但因为错过了最佳时间窗口,那些985、211院校比较难申请到,最后来了这所双非大学。

尽管学校没那么好,但方向是喜欢的。8月,我抱着一点期待提前一个月到学校报到,没想到迎接我的是各种意义上的冲击。

首先是实验室的条件不太好,导师在给我介绍时又说了一些我不太能接受的话,类似于“休息时间是晚上两三点,师兄师姐们都是通宵的”。

当时我就有退学的想法了。但身边的朋友和老师都劝我先试试换个小导师或换个方向,父母也说工作不好找,学校也不好申请,先去读比较稳妥。我听取了意见。

但入组一个月的经历,让我下定了决心。首先,组里时间压得非常紧,要求我们熬夜到凌晨两三点,甚至鼓励通宵,第二天早上九十点就又得到实验室。

其次是这边的实验条件,因为我们的导师是个小导,实验室经费有限,大概一百多万元,他不太舍得给学生花,很多一次性耗材都要求我们重复使用。比如一次性手套,我们做实验接触的很多试剂都有毒,有的毒性还很大,按规则,手套有过接触后就应该扔掉,这边会要求反复使用,直到烂掉,这个过程里手套可能会用四五次,甚至十几次。

最后是人际关系。可能因为资源少、经费有限,得靠争抢,大家会藏着掖着,有自己的算计,比如坐我旁边的同门,会时不时地偷窥我的电脑,看我在干什么,同时又隐藏自己的进度。这种小事也是我退学的稻草之一。

博士退学,我经历了很多挣扎,是父母和朋友的支持让我走了下来。读博的这段时间,我压力大到有了躯体化症状,有时候突然定定地站住,有时候突然崩溃大哭,我意识到自己状态不对了。

回想当初想读博的原因,一是继续追求学术梦想,另一个是硕士学历不好找工作,博士更好进医院,比较现实。

再看看我读博的状态,我意识到要及时止损了。这里经费有限、平台条件一般,就算花几年时间勉强拿到学位,也很难发好文章,增加不了什么竞争力。

决定退学后,我如释重负,没有一点后悔。健康才是首位。我自己是学医的,在医院里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有各种各样的理想,但当他们失去健康后,唯一想要的就是恢复健康。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也就三万多天,活一天少一天,我不想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和没有意义的人来往。

退学之后,我状态好了很多,在考雅思、申请学校、投简历。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我已经不再执着于临床,更想达成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糖果、贝贝均为化名)

九派新闻记者 李杨 付冰洁

相关内容

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
8月5日,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委会议,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乌...
2025-08-07 06:02:31
2025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
2025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罕见连休,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
2025-08-07 06:01:48
夜色赶海
8月5日晚8时许,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沙滩上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趁着晚...
2025-08-07 05:59:20
原创 ...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
2025-08-07 05:34:03
原创 ...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
2025-08-07 05:33:59
原创 ...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
2025-08-07 05:33:49
原创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
2025-08-07 05:33:38
原创 ...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
2025-08-07 05:33:32
原创 ...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
2025-08-07 05:33:04

热门资讯

曼联旧将瓦伦西亚遇球迷跳桥轻生... 前厄瓜多尔国家队队长、曼联球星安东尼奥-瓦伦西亚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段深刻且令人动容的经历。他透...
看!南昌这些动物们如何花式“避... 三伏天的热浪席卷而来,南昌动物园为动物们启动了清凉消暑模式。8月4日上午,记者走进南昌动物园,探寻动...
高温津贴如何贴心发放 7月31日,郑州市金柳南路一棚户区改造项目,建筑工人走出工地。本报记者 王向前 摄 7月23日,正...
阿里巴巴联合多所高校突破性研究...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医生,面对一个生病的病人。传统的治疗方式是直接开药,希望药到病除。但是,如果你在开...
马铃薯“身世之谜”如何被解开? 马铃薯是全球第三大主粮作物,它是如何起源的呢?没有人能想到,约900万年前,一场远古的基因“联姻”会...
传统农业如何破局?巴渝农业经理... 当农产品遭遇同质化竞争,如何跳出价格战泥潭?技术创新能否打通堵点? 8月5日,带着这些关乎农业未来的...
现场实拍红军16岁小将恩古莫哈... 现场实拍红军16岁小将恩古莫哈一条龙推射建功
友谊赛-16岁小将一条龙维尔茨... 友谊赛-16岁小将一条龙维尔茨破门 利物浦3-1横滨水手
没看够!利物浦vs横滨比赛结束... 没看够!利物浦vs横滨比赛结束后球迷久久不愿离场
从5台无人车追加到35台无人车... 近日,有媒体探访了浙江余杭瓶窑的一家共配中心。探访后记者表示,“虽然我从2019年开始看过各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