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专稿(木子/文)
《早春晴朗》官宣开机后,井柏然、孙千是否贴合原著角色的话题迅速引发热议。
每当小说迈入影视化流程,选角总是最先成为焦点,也最易引发争议。书粉期待心中角色被完美还原,而实际选角的结果却常与想象有所出入。
既然原著已为角色描绘出清晰画像,为何“抠书式选角”仍难实现?
01 抠书式选角,伪命题
小说改编剧的选角本就众口难调,而知名度越高的IP,面临的选角压力也会越大。
《早春晴朗》正是如此,该剧改编自姑娘别哭所著的同名小说,原作是晋江文学城点击量颇高的职场言情文。作为今年开机剧中知名度最高的现言IP之一,男女主选角自然很受各方关注。
根据原作,《早春晴朗》女主尚之桃是坚韧纯情的成长型女主,出场时是刚入职场的懵懂新人,她的外表应当是丰盈软糯的样子,整体气质安静乖巧。
男主栾念则是顶级广告公司总监,属于毒舌傲娇的精英人设,他外貌英俊、眼神犀利、身姿挺括,严肃时压迫感很强,笑起来又像狐狸一样。
自《早春晴朗》传出影视化消息以来,通读原作的书粉就自发提名过不少主演人选,如男主有肖战、陈星旭、韩东君等,女主则有张婧仪、王玉雯、田曦薇等。
然而,片方最终确定了井柏然与孙千搭档的组合,这显然出乎不少书粉的意料。
关于选角适配度的争议随之而来,有观点认为井柏然虽具备精英气质,但未必能演绎出栾念的性张力,而孙千一贯清冷叛逆的形象也与尚之桃的娇憨不太相符。很多包括书粉在内的网友,还对二人出演情侣能否产生足够的化学反应表示疑虑。
当然,也有一些支持的声音认为,井柏然与孙千的组合兼具颜值与演技,二人路人缘不错,首搭效果值得期待。
无论是书粉内部的分歧,还是官宣主演后必然引发的争议,都已成为小说改编剧选角环节的常态。知名度越高的IP,往往承载着越厚重的期待,也因此面临更为严峻的制作压力。
相比之下,《早春晴朗》的选角虽存在争议,但起码顺利步入拍摄阶段;而另一“世界名言”《将门独后》依然陷在“谁演谁被骂”的尴尬处境里,书粉也一度玩梗称“不如找沈腾、马丽来演”。
这些选角争议的根源,主要是纸片人与真人演员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文字所构建的角色形象,在每位书粉心中都有独特版本,任何具象化的选角都注定无法满足所有期待。
同时,片方选角所能做的,无非是在现实条件的重重限制下,寻找一个尽可能平衡各方诉求的“最优解”。
可以说,所谓完全贴合原著的“抠书式选角”,本质上只是一个并不成立的伪命题。很多真正获得观众认可的“天选男女主”,也往往是在剧集成功之后,由结果反向加持的美誉罢了。
02“民选”与“官选”,不同频
在IP影视化热潮持续升温的当下,稍有影响力的网络小说几乎都难逃被改编的命运。面对这一趋势,许多书粉的心理已从最初的坚决抗拒转为理性期待,但他们与片方在选角问题上的分歧却始终难以消弭。
这种所谓“民选”与“官选”的冲突,根源在于双方选角思维的本质差异。
书粉的选择往往纯粹基于角色契合度,他们凭借对演员既往角色、外在形象的理解,可以跨越国籍、年龄和咖位限制进行“拉郎”。
以《早春晴朗》为例,不少读者认为韩国演员李洙赫、金裕贞极为贴合原作,也曾提名邱泽、丹尼斯·吴等演员来演男主,但前提得是“年轻版”。
然而,这种理想化的选角方案在现实制作中显然不可能实现。
制片方在选角时固然也会进行创作层面的考量,但实际操作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十分复杂。
比如目前平台方对选角拥有重要话语权,为保证项目顺利过会,片方必须优先考虑平台认可的演员名单,这已经极大缩小了可选范围。加之预算限制、资源置换、档期协调等考量,最终的选角都是多方博弈和妥协的结果。
同时,片方也要更全面地评估演员的专业素养、工作态度。一个演员是否“好合作”,在紧凑的拍摄周期中可能比单纯的形象贴合更为重要。
需要明确的是,没有制片方会故意违背原著内容进行选角,只是现实约束让他们无法完全依照理想状态行事。
那么,没有完全贴合原著的选角,是否意味着项目必然失败?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此前播出的《永夜星河》《难哄》在选角方面也争议不断,但最终还是凭借整体制作赢得了不俗的播出反馈。而《西出玉门》《七夜雪》都找到了认可度很高的“天选女主”出演,可市场表现并未达到预期。
毕竟选角只是作品制作的一环,成片的最终效果更取决于剧本、拍摄、服化置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协同作用。
03 选角争议背后
小说改编剧常存的选角争议,也是包括书粉在内的观众对当前偶像剧创作生态不满的一个切面。
如前文所述,片方在选角时往往受制于种种“现实考量”,然而这些看似必要的门槛,某种程度上也是行业自我设限的结果。
当大IP的改编逻辑从谁最适合角色滑向谁有流量、谁被平台认可时,创作的天平便已发生倾斜。
在这种模式下,流量演员会在不同剧集间“换乘恋爱”,粗糙的妆造和表演不断被复制粘贴,不仅加剧着观众的审美疲劳,更蚕食着他们对类型创作的信任与耐心。
“内娱毁IP不倦”的批评,正是这种失望情绪的集中反映,这暴露的无疑是整个创作生态的长期不足。
《早春晴朗》目前引发的担忧,也延伸至已流出的拍摄路透上。
部分画面中,男主栾念的oversize造型与原作中的精英总监形象存在落差,女主尚之桃的穿搭被指缺乏现偶剧应有的氛围感,这也在进一步放大外界对选角适配度的质疑。
路透信息或多或少影响着潜在观众的初印象,难免给剧集带来不利的负面舆论。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影视剧选角并非简单的外形适配问题,它也牵涉到服化道、剧本理解、演员二度创作等的全方位配合。
比如井柏然在近期采访中透露,他特意为角色重新购置了整个“衣橱”,并将自己积累的时尚资源倾注于这一作品。在角色理解上,他也精准表达出栾念是“精英男”而非“霸总”的观点。
这些用心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不知最终如何在正片中进行体现。
无论如何,影视作品与原著小说本质上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作品,它们的受众虽有交集,却不完全重合。
影视化改编的目标始终是扩大受众范围,而非单纯满足原有书粉。如果改编剧能作为独立作品获得市场认可,那么即便选角与书粉想象存在差距,也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