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首届世界最强棋士决定战在韩国落幕,韩国棋手申真谞以2比1战胜中国棋手屠晓宇夺冠。 然而这场赛事引发的争议远比比赛本身更加精彩,中国围棋协会在官方战报中以一句“本项赛事不计入中国围棋协会职业棋手等级分”悄然表明立场,拒绝承认该赛事的世界冠军地位。
与此同时,韩国方面却已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地庆祝申真成为“九冠王”。 韩国《乌鹭网》明确报道称“凭借这场胜利,申真谞已经赢得了9项世界大赛冠军”。 这一冷一热的反差,揭开了中韩围棋界长期存在的世冠认定分歧。
中韩世冠标准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围棋协会虽然未公开声明不承认该赛事为世冠,但通过不计入等级分的做法表明了态度。 国内专业围棋媒体“新浪棋牌”更是直接列出了世冠大赛的三条标准:规模至少24人且需有中日韩之外棋手参与、冠军奖金至少100万人民币、需有中日韩顶尖棋手参赛。
对比这些标准,韩国举办的最强棋士战只有9人参赛,规模太小;冠军奖金2亿韩元(约101万人民币)刚过及格线;而中国等级分第12位的屠晓宇和日本一力辽等顶尖棋手也未参赛。 基于这些原因,中国方面认为该项赛事不符合世冠标准。
历史遗留问题与LG杯风波的延续
这并非中韩首次在世冠认定上出现分歧。 创办于2014年的国手山脉杯,韩国棋院认定为世冠,但中国围棋协会迄今没有承认。 该赛事即使到去年冠军奖金提升到1亿韩元,也仅折合51万人民币,奖金规模与世界大赛差距甚远,参赛规模也只有16人。
更典型的例子是已经停办的亚洲电视快棋赛。 这个由日本、韩国和中国三家电视台联合主办的赛事,虽然历史悠久且参赛者均为顶尖棋手,但中国围棋协会在2016年李钦诚夺冠后就取消了该赛事世冠地位。 韩国方面尽管申真谞是2019年该项赛事最后一届冠军,迄今也没承认亚洲电视快棋赛是世冠。
此次争议也是此前LG杯风波的延续。 2025年1月,第29届LG杯决赛第三局中,柯洁因提子未及时置于棋盒盖,在关键处被现场裁判中断比赛。 中国围棋协会认为裁判中断时机不当,影响了比赛正常进行。 柯洁在退赛后甚至将自己的微博简介改为“世界围棋九冠王! ”,虽然他在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上仍显示为“八冠王”。
日本棋院的沉默与中韩缺乏统一机制
在这场争议中,日本棋院官网找不出一丝有关这个赛事的报道,保持了沉默。 世界职业围棋的现状是中日韩三强争霸,但近20多年日本势微,很多事情不参与或者被动参与,也不吭气。
而中韩两强客观上说没有统一的围棋比赛规则,也没有令人信服的国际组织、或者充分有效的沟通机制。 最显著的分歧,就是在对世界大赛是否是世冠的认可上。
赛事本身的特殊性
首届最强棋士战最大的问题不是规模小、中日顶尖棋手没参加,而是其奇葩的赛制,循环赛+决赛三番棋决胜。 从80年代起到现在还没有哪个世冠赛事是这种赛制,从富士通杯、应氏杯起到现在,基本都是单淘汰制。
循环赛制使得主办方在多场比赛的比赛时间、对手安排上可能做手脚,中国棋迷表示“这次我们也是深切感受到了”。
中国围棋协会的“不合作”策略
从今年1月底的第29届LG杯决赛风波后,中国围棋协会采取的策略,似乎类似20世纪初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或者归纳为“非暴力部分不合作策略”。
即使是派出一线棋手参赛,中国围棋协会仍然不承认这项赛事的世界冠军地位。 赛前外卡原本颁给了柯洁,但因为LG杯风波柯洁选择婉拒。 中国围棋协会碍于情面派屠晓宇、许嘉阳、党毅飞(“继承”柯洁的外卡)参赛,最终拿了个亚军。
中国围棋协会如果不公开否认首届最强棋士战是世冠赛事的话,实际上就是默认申真谞以九冠方式超过八冠王柯洁,成为现役职业围棋棋手第一人的事实。
韩国的庆祝与中国的沉默
在中国围棋协会保持沉默的同时,韩国方面已经大张旗鼓地为申真谞庆祝胜利。 韩国媒体报道这是申真谞个人职业生涯第14次打进世界大赛决赛,此前他八次夺冠5次获得亚军,而这次申真谞还打破了自己在世界大赛番棋决赛里只要输掉第一局就只能拿亚军的魔咒。
这场争议揭示了世界围棋缺乏统一标准的尴尬现状,也反映了中韩围棋竞争已经超出了棋盘上的较量,延伸到了赛事认定、规则制定等更深层次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