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某高中发生了一起引人关注的事件,一名高中生使用AI来完成作业,结果遭到了学校的严厉惩处。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AI虽为人们提供诸多便利,但在教育领域,这种借助AI做作业的行为违背了学术诚信的原则。学校非常重视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思考和学习来获取知识,而使用AI作弊破坏了公平的学习环境,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一严惩也向全体学生敲响了警钟,提醒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应秉持诚实态度,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学业任务。
近日,美国一高中生使用生成式AI完成作业而引发纠纷的案件引起教育界的广泛讨论。
据美国知名科技媒体Ars technica报道,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高中生RNH(化名)因借助AI完成作业而被学校处罚,其父母哈里斯夫妇对此不满并提起诉讼,要求学校恢复孩子的成绩,遭美国联邦法院驳回,法院最终裁定校方处罚正确。
据报道,本案的主角是一名就读于美国马萨诸塞州Hingham高中的学生。2023年12月,该生在完成美国大学先修课程(AP)历史项目的作业时,复制并粘贴了在线AI工具生成的文本,且未在作业中注明这一点。
对此,学校方指出,虽然他们允许学生用AI来制定研究课题和搜索资料来源,但该生却未经选择地直接复制了AI生成的文本,包括引用不存在的书籍。从文档的修改历史上看,该生只花了大约52分钟,而其他学生则花了7到9个小时做这项作业。学校认为该生违反了学校的学术诚信规则,因此进行了相关惩罚,包括作业被判不及格,并被要求周六留校察看。这一处罚直接导致该生历史课成绩从B降至C+,也失去了其参加国家荣誉学会的选拔资格。
面对学校的处罚,哈里斯夫妇表示强烈不满,他们认为,学生手册中并未明确规定学生不能使用AI,“他们基本上是因为一条根本不存在的规定而惩罚他。”
哈里斯向美国地区法院马萨诸塞州分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学校撤销对孩子的处罚。但该法院对双方提交的证据审理后,在本月驳回了诉讼请求。
法官认为,从目前的事实来看,没有任何初步证据表明老师在认定学生使用AI作弊方面过于草率。相反,学校在作出决定前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包括使用多个AI工具来检测作业、查看文档修改记录等。尽管学生手册中没有具体提到AI,但该校曾多次向学生强调了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对于处罚,法官认为,“学校在处理此类学术不端案件时享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
该案件结果引发了关于AI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广泛讨论。一方面,有人认为学校做法十分符合学术诚信的原则,维护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如果学生可以随意使用AI完成作业,那学术成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将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也有部分人觉得学校的处罚过于严厉,缺乏灵活性,学校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如何合理使用AI,而不是简单地对其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