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倚天屠龙记》,很多武侠迷都能娓娓道来。然而认真看过这一部武侠小说的读者会发现,《倚天屠龙记》虽然号称为《神雕侠侣》的后续之作,但这一部著作与《神雕侠侣》并无太大的联系,倒像是在讲述另外一个故事。
的确,整部著作里,金庸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张翠山、殷素素,待男主张无忌练成神功、横空出世时,整部著作写了近一半,而待女主赵敏初次登场时,整部著作已写了一大半。
而且金庸对于郭靖之死一笔带过,书中是这么写的,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屠龙刀不知下落。郭祖师当时身在西川,待赶去想要相救父母亲人,却已为时不及。
对于杨过,金庸更是惜字如金,他借着黄衫女的那一句“神雕侠侣、绝迹江湖”略微提及了杨过。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奇怪?金庸为何要让郭靖战死、为何为何要让杨过退隐?何不在倚天的开篇详细讲述郭靖之死,顺势写一部《神雕后传》,讲述郭靖战死之后,杨过以及杨过后人的传奇故事?
其实,倚天初期有5位高手迅速崛起,如若不让郭靖战死、杨过退隐,这5位高手只能沦为二三流人物。
张三丰乃武当派的开山鼻祖,他得了九阳神功的十之五六,创出了纯阳无极功、太极拳、太极剑等神功。
只可惜张三丰大器晚成,如果郭靖、杨过尚在江湖,倚天初期的张三丰算不上一位顶流高手。原著里是这么写的,张三丰直至七十岁后,武功大成,方收弟子,因之他自己虽已九十高龄,但七个弟子中年纪最大的宋远桥,也是四十岁未满,最小的莫谷声更只十余岁。
郭襄的武学天赋并不亚于张三丰,在郭襄19岁的时候,她就领悟了无招胜有招的最高境界,将打狗棒法的一招夹杂在全真剑法里,竟将武学大宗师无色禅师的袍袖划出了一道大口子。
在郭襄40岁的时候,她更是创建了峨眉一脉,且在郭襄的整顿之下,峨眉与武当竟能与少林分庭抗礼。
倘若郭靖、杨过继续留在江湖,与少林分庭抗礼的必是丐帮与古墓,哪里轮得到郭襄的峨眉一脉?
木灵子是谁?他便是崆峒派的鼻祖,在六大门派围剿光明顶的时候,张无忌曾提及木灵子。
张无忌道:“木灵子前辈想必内功深湛,自然能练,不但无害,反而强壮脏腑。依晚辈之见,宗前辈的内功如不到木灵子前辈的境界,若要强练,只怕终归无用。”
你看,木灵子不但创出了七伤拳,还有着让张无忌也称赞的高深内力。然而木灵子的武功再高,如何挡得住郭靖、杨过的三招两式?
阳顶天乃明教第33代教主。
阳顶天走火入魔死后,其麾下的明教教众在江湖里掀起了一阵又一阵腥风血雨,最终引发了与六大门派的恩怨仇杀。
其实早在倚天初期,明教与六大门派就势如水火。阳顶天击败了三渡,打瞎了渡厄的眼睛。而杨逍则气死了孤鸿子,惹得灭绝师太火冒三丈。
如果郭靖没有战死、杨过没有退隐的话,阳顶天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江湖里耀武扬威,只因郭靖乃侠之大者,而杨过则是扬善除恶的神雕大侠。听闻明教作恶,两位大侠强强联手,阳顶天的乾坤大挪移就算冲到第七层,明教上上下下也会被郭靖、杨过所灭。
这样一来,哪里还会有张无忌接任明教教主的后续故事?
整部《倚天屠龙记》都和百损道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百损道人自创的玄冥神掌让张无忌度生不如死,却在误打误撞之下坠入昆仑仙境,得了全套《九阳真经》。
此外,百损道人的徒弟鹿杖客、鹤笔翁得了百损道人的真传,却成了汝阳府的座上宾,甘愿沦为蒙古人的鹰犬,处处与中原武林作对。
倘若郭靖尚在人间、杨过没有急流勇退,百损道人早就被郭靖、杨过所杀。
只因郭靖的降龙十八掌配合《九阴真经》有刚柔并济的至高境界,杨过的黯然销魂掌爆发力极强,百损道人的玄冥神掌再怎么阴狠毒辣,也敌不过郭靖、杨过两位当世高手。
综上,金庸之所以让郭靖战死、杨过退隐是有苦衷的。
首先,据史书记载,蒙古人踏平襄阳城之后,在中原建立了大元王朝,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样的故事铺开来写,势必会让读者们看得悲愤不已。金庸只能顺势而为,将郭靖塑造成一位为国捐躯的悲剧英雄,让杨过早早退隐,就此避开了蒙古忽必烈的追杀。
其次,郭靖如若不死,杨过若继续掌管江湖,张三丰、郭襄、木灵子、阳顶天、百损道人只会沦为二三流人物甚至早就死于非命。
如此一来,就没了后续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倚天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