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彭斐 每经编辑:文多
在纺织行业整体呈现复苏迹象的背景下,昔日“领头羊”如意集团(002193.SZ,股价5.70元,市值14.92亿元)却继续在经营困境中徘徊。
8月28日晚间,如意集团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28亿元大幅下滑32.25%,归母净利润录得9572.57万元的亏损,与上年同期4669.52万元的亏损相比,亏损额扩大了105%。
今年上半年,中国纺织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出口总额也同比增长。然而,如意集团的业绩却与行业环境背道而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如意集团这一财务数据叠加公司控股股东债务问题、2024年财报被“非标”等内部治理问题,共同描绘出这家老牌纺织企业正面临的挑战。
如意集团人士:秋冬季的产品销量会更乐观
今年上半年,如意集团扣非后净利润亏损9499.27万元,亏损额同比增幅达到了106.82%。盈利能力急剧恶化,直接导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3.82%进一步下滑至-15.44%。
从业务构成来看,如意集团的核心业务板块均表现不佳。作为传统优势产品的精纺呢绒业务,其营业收入从去年同期的8526.81万元降至4014.89万元,降幅高达52.91%。同时,该类产品的毛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21.15%下滑至3.86%。另一主营业务——服装产品也未能幸免,收入同比下降了13.49%。
从销售区域来看,如意集团的内外销市场均表现疲软。国内收入仅为1390万元,与去年同期的3366.96万元相比,锐减58.72%,显示出国内市场拓展受挫。占据公司营收九成的外销业务,同样出现下滑,同比减少27.66%至1.41亿元。
在资产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6.81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2.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72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4.34%。
关于今年上半年多项关键数据“亮红灯”的表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8月29日上午致电如意集团证券部门。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和之前公司控股股东遇到债务问题有一定关系,也与当前市场大环境有一定关系,现在公司所处板块也有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如意集团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4.7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03.36万元实现了192.90%的增长,是为数不多的亮点。
对于现金流量净额转正,如意集团证券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公司的生产运营和订单情况都是正常的,而且随着季节转换订单情况也有好转,目前订单主要是针对秋冬季的,从目前情况看,秋冬季的产品销量会更乐观。
不过,374.70万元的正向现金流,对于庞大的亏损额而言,显得杯水车薪。
“自救”之路在何方?公司称将发力科技研发与降本增效
如意集团当前面临的困境,是外部市场环境与内部治理问题双重压力叠加的结果。
从外部环境看,尽管行业整体出现回暖迹象,但如意集团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其面临的多重风险。
首先是市场需求不足的风险,如意集团坦言,毛纺织行业市场持续低迷,终端需求减弱。其次,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面临着消费趋势变化、替代产品出现等多重压力。此外,原材料价格波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以及汇率变动风险,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构成了挑战。
相较于外部挑战,如意集团内部的“顽疾”或许更为棘手。报告披露了一个风险点:公司的控股股东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如意科技”)所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1.66%)均已被质押和司法冻结,且如意科技及实际控制人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若控股股东自身出现财务问题,无疑会动摇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而更令投资者担忧的,应该是公司的内部控制。
中喜会计师事务所对如意集团2024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带有保留意见的非标准审计报告。该事项主要涉及上市公司对莱卡新材料(佛山)有限公司25.72%的长期股权投资,因合作方未能履行出资义务,导致该公司无法正常经营,相关法律诉讼仍在进行中。
面对内外部问题,如意集团将如何寻求生机?在2025年5月20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公司管理层给出了回应。
在回应中,如意集团表示,未来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多方位发力突破客户订单,尤其是推动个性化定制与团装定制;以科技研发为突破,通过对功能性产品的多元拓展优化产品结构与毛利率;持续降本增效,提升公司生产管理水平。公司还表示,将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围绕羊毛纤维改性等方向进行深度研发。
此外,5月20日时有投资者问及上市公司“是否计划引入战略投资或启动定向增发”以缓解资金压力,而如意集团明确回复“目前尚无计划”。就同样的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于8月29日再向如意集团方面询问,公司人士表示:建议关注相关公告,如果有的话公司会及时披露。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