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第二十八回提到,元春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让贾府的人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
还有端午给贾府的节礼也赏了下来,其中宝玉收到的是: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
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别人的也都是这个?”袭人道:“老太太的多着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大奶奶,二奶奶他两个是每人两匹纱,两匹罗,两个香袋,两个锭子药。”
宝玉听了,笑道:“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
宝玉觉得这礼物传错了一点也不奇怪,明眼人一看都会觉得这礼物送得不对啊。
我们来看看这次的赏赐:贾母的最多,贾政、薛姨妈、王夫人其次,宝玉宝钗再其次,之后是三春和黛玉一样,最后是李纨和王熙凤同等。
看看上面这个礼单,不但宝玉宝钗的赏赐奇怪,其他人的礼物也都疑点重重。
整个荣国府女眷,邢夫人居然没有赏赐。这符合规矩吗?
外面的薛姨妈都有赏赐,但是荣国府有诰命的邢夫人却没有赏赐?贾元春是没有脑子,还是独独忘记了邢夫人?又或者元春看不起邢夫人,故意刻薄她?这怎么看怎么诡异。
贾元春毕竟是一个贵妃,何至于小气到这等地步,而且这赏赐代表了天家身份,怎样可能故意专门邢夫人?这是要让其他家族的人故意看到贾府内部的不和吗?
同为荣国府的人,其他女眷都收到礼物,甚至薛姨妈薛宝钗这些亲戚都有重礼,自己家的大太太却没有份儿,这是何等失脸面的事情?迎春是邢夫人那边的女儿,但她也有礼物,唯独母亲没有!
这事谁能做得出来,贾母虽然偏心大房二房,但也不会明面上做出这等事来。元春作为一个省亲不久的妃子,会做出这种事吗?不太可能,她就算没多少脑子,也不知道让家族内讧。
再看,整个荣国府男丁,只有贾政宝玉有赏赐,这其中一个是王夫人亲儿子,一个是王夫人丈夫!
贾环虽然是庶出,但他毕竟也是贾政的亲儿子,元春的弟弟,元春至于这么歧视庶弟吗?更无法理解的是贾赦也没赏赐,贾赦是现任袭爵者,居然连个礼物都没有他的份,这怎么都说不过去吧。
还有贾琏,建造省亲别墅贾琏出了不少力,最后元妃却吝啬到连一件赏赐的礼物都没有,这元春都小气到成啥人了?
按照赏赐的礼物来看,在元春心中:贾政王夫人薛姨妈同等重要,宝玉宝钗一样重要,三春黛玉一哥级别,王熙凤李纨地位相当。但贾赦、邢夫人、贾琏、贾环,均没有赏赐,这是不是说明这些人都是元春极为讨厌的人?讨厌到都不顾家族内部团结和睦了?
贾元春能在宫中生活十几年,她不至于是如此心胸狭窄之人吧,这都小气到拿不出手了。
其实不然,元春历次赏赐,除了这次外,大体上是符合礼数的,省亲的时候,虽然没有见贾环,但是还是给了贾环礼物,之后赏灯谜也没偏袒任何一人,包括贾环。
只能说这次赏赐,完全就是王夫人搞的鬼,当然是在元春和众人不知情的情况下。
毕竟最讨厌贾赦、邢夫人、贾环,且最想抬举薛家地位的人,那不正是王夫人吗?至于贾琏,他没得罪王夫人,但是他管家啊,他能力出众给宝玉带来威胁,这在王夫人看来也就是罪了。
可能有人会说,元春赏赐的礼物都是一分一分开好单子的,怎么会错呢?
事实上端午节这种赐礼并不是皇家正式赏赐的,但也不需要元春亲自准备,节日里她只要提一下自己打算赏赐哪些人,内务府自会安排好礼物。元春看过没问题,内务府就会把礼物和礼单送进贾府,东西到了贾府那就是贾家的了。
王夫人收到后想要按个人意愿进行二次分配,行动上是可以实现的,当然这是瞒着贾母和贾政进行的。
但对于这次的赏赐安排,贾母心中也是有怀疑的,所以她让宝玉亲自进宫去找元春呢。
(袭人说)“老太太说了,明儿叫你一个五更天进去谢恩呢。”宝玉道:“自然要走一趟。”
接下来在清虚观打醮时,贾母明确拒绝了张道士的提亲。至于宝玉进宫和元春说了什么,书中没写。
但此次之后,元春再没有对宝玉的婚事进行过干涉,更别提赐婚了。
赐婚一事她只是后妃,并没有权力决定;何况她本也没有选中宝钗,谈何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