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一个曾在农业领域风光无限,却在医疗领域令人闻之色变的名字。它以极快的速度在人体内肆虐,让众多中毒者陷入绝境,致死率之高令人胆寒。可就在人们对其“谈之色变”之时,“杀鱼弟”服百草枯后竟奇迹般脱离生命危险,这一消息瞬间打破了人们对百草枯的固有认知。那么,这究竟是个例的幸运,还是我们对百草枯致死率的认知存在误区?今天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百分之百致死率这个说法肯定是错的,因为违背了知乎的金句: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但是话说回来,百草枯会留下后遗症很难彻底治愈,这是真的。
该不该宣传百草枯致死率是个重要的问题,我见到过很多宣传百草枯致死率的,尽管这个事情其实是不实的。
百草枯的致死率为什么要夸大宣传?好处当然有,震慑一下普通人,对于那些想用“喝药”来威胁他人的行为,让他们意识到百草枯的危险,也许会让他们放弃百草枯。
但是坏处也明显,得益于大量的宣传,使得很多人心目中,百草枯的致死率是100%,这就诞生了两个问题。
1,对于有心自杀的人,他们会优选这种号称100%死亡的药物。
2,对于患者家属,可能面对服用百草枯之后认定死亡率如此高就放弃治疗。
我想了想,百草枯是高致死农药,无法彻底治愈,会留下后遗症,这样的说法也许会好些。 但是问题来了,能够接触到百草枯的,基本上是农林渔牧从业者,他们会考虑后果吗?
而且百草枯当前已经被禁售两年了
农业部、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百草枯(水剂)自2016年7月1日禁止生产销售。
因此可以说,百草枯是稀缺产品。目前持有百草枯是罕见事情,因此如果有人持有百草枯自杀,大概率是笃定想死,而且是相信了这个100%的死亡率。
然而考虑到当前百草枯服用后大量的人被救活,但是留下了后遗症。这个100%致死的宣传不但没有阻止人们自杀,反而留下来绵延不断的后遗症。
百草枯,它本应是农田里默默除草的“功臣”,却因毒性过强,成为了无数悲剧的源头。因此,我觉得不应该宣传百草枯致死率,而应该宣传,百草枯留下的后遗症危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