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两年前你问我未来会不会出国留学,答案是否定的,那时候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出国读书,而且一读还要好几年。“在启德教育《2025中国留学白皮书》中,目前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计算机工程博士一年级在读的F同学说,”我的本科院校保研率相当可观,因此在我初入大三骤然面对巨大升学压力时,我最先想到的出路就是保研。为了更加顺利地保研,我在学校的一个实验室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我本来是想着和老师套套近乎,向成功上岸的学长取取经,结果后来发现做科研竟然是一件有点意思的事情,于是就萌生了直博了想法。“
(图片来源:纽约州立大学官网)
未曾设想且跌跌撞撞的留学申请
就这样,我按照常规保研的路径在走,邮件套磁、夏令营参营一个没少地经历了,直到8月中旬,实验室的博士学长告诉我情况有变,今年他们实验室不打算招新人了,那时候我才开始考虑保研之外的其他出路。
那个时候对我来说其实是特别纠结的一段时间。我当时手里有交大某个学院的专硕预录取offer,同时拿到了清华深研院的预推免入营通知,我的许多在清华计算机系读书的高中同学还给我发了往年机试的试题。保研这条路看起来也不算是颗粒无收,但总给我一种差口气的感觉——因为这都是专硕,和我最开始萌生的做科研的想法还是相差颇多。想来也是神奇,我为了谋得一条升学出路选择了保研,却又因为在保研途中培养出的科研理想放弃了保研。正是在这个时候,我和启德产生了交集。
在决定弃保出国之后,我面临的是我本科阶段最灰暗的一段时期:没有托福成绩,没有GRE成绩,推荐信得重新找老师写、文书一个字都没开始写,然而那个时候已经9月了。那时的我意识到时间十分紧张,于是在市面上找了不少的留学辅导机构,不少机构在了解我的情况之后甚至直接说,建议不考GRE,把托福考出来就行,让我专门申请不需要GRE的项目。
正是那个时候,我通过大众点评认识了启德教育的周颖莹老师。周老师是为数不多的几位告诉我一切都还来得及的老师,也是从始至终一直鼓励我的老师。周老师用她扎实的专业素养为我提供了可行的申请方案,也依靠启德平台为我配备了能力出众、态度认真的申请团队,极大程度上弥补了我极其匮乏的申请时间线。
现在想来,我十分感谢启德给我提供的专业团队。尽管我当初签约的是只申请硕士的团队,但是正是由于这个团队极高的专业素养,让我在申请硕士之余还能自主DIY申请博士,在为我提供兜底保障的同时还能允许我勇敢地大胆尝试。
我最终的申请结果十分可观,收获了UCSD和USC的硕士offer,也收获了圣母大学、北卡州立大学的CS博士offer。这些offer的背后离不开启德团队的支持和周老师的鼓励。
选择自己喜欢的留学生活
来美后,最不习惯的还是语言。语言这种东西和托福口语多少分、本科是否英文教学没有任何关系。石溪大学要求托福口语23分以下的学生当助教必须上英语课,我口语24分,刚好逃过了被迫上课的窘迫境地,我一度以为这是对于我良好口语水平的表彰,然而生活中的许多应用场景却一遍又一遍地提醒着我,语言沟通依然是留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
前几天我去麦当劳的drive through点餐。Drive through指的是点好餐之后开车取餐。当时我已经在手机上选好餐,打算直接开车过去取。可碰巧外面下着大雨,点餐窗口的喇叭也不太给力,店员的话断断续续,我听得不太清,只能一个劲儿地答“yes yes”。拿到餐后,因为雨太大,我也没仔细确认就直接开车回家。结果到家才发现,这餐根本不是我点的,而且价格比我点的还贵。那一瞬间,我真有种说不出的尴尬,仿佛白白蹭了别人的饭一样。
其实类似的窘境还不少。比如,我在一家中国超市里想买红枣,跟收银员说了一大堆中文,才发现对方一句中文都不会。想换英文解释“红枣,”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再比如,和外国朋友聊天时提到最近美国鸡蛋因为禽流感涨价,但一时又不知道怎么用英文说“禽流感”。我并不觉得自己因为语言水平而自卑,可的确会感觉被当地社会和文化“排斥”在外。只要没办法流利地用英文和别人交流,就总有一种若即若离的疏离感。
学术上的词汇我自然驾轻就熟,但是当沟通聚焦于生活的细节,我总能遇到许许多多不期而至的小挫折。可能说,每一个留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地遇见磨炼口语的时期。语言是融入当地社会最直接的方式。
大抵是每一个留美家庭的父母都担心孩子在美国的安全。毕竟,我所在的石溪位于郊区,整体来说治安还算让人放心。起初,我对美国的安全状况并没有太直观的体验,可一到纽约市中心住了一个晚上,才真切感受到那里的治安并不尽如人意。
记得十二月底,我的本科同学特地来访,我们便商定2024跨年时一起在纽约过夜,打算去时代广场欣赏那场盛大的跨年烟花。谁曾想,在法拉盛街头走着走着,竟遇到一位流浪汉大声喊道:“hey bro! hey bro!” ,当时我们三个人都吓了一跳,连头也不敢回地赶紧跑回车上。才走了没多远,转过几个街区,又听见四辆警车急促鸣笛,我们顿时心头一紧,只好换了条路直奔酒店。
回想这几次经历,除了庆幸自己平安无事外,我还体会到一种微妙的相处之道——好与坏之间仿佛隔着一道无形的屏障,只要我们不轻易越界,那些不安全的因素就不会主动找上门来。在美国,我们的每个选择都在无形中塑造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论有意还是无意,都是在朝着自己选择的生活迈进。
下一篇:福州公积金贷款流动性调节系数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