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F-35B舰载机滞留印度:拆除还是留存?根据《环球时报》及其他媒体的多方报道,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空母舰在亚太地区进行的第二次“巡航”和展示活动面临挑战,继而回想起先前的“伊丽莎白女王”号,其在亚太的行动也并不顺利。如今,新一轮的驻扎遭遇窘境,似乎对这两艘航空母舰而言,出师不利已成为共识。此前,“伊丽莎白女王”号搭载的F-35B舰载机曾在地中海上的事故中坠落,至今尚不清楚是否已成功打捞。
随着“威尔士亲王”号再次带着F-35B投入亚太巡航,却意外陷入窘境。在印度周边进行舰载机的起降训练时,由于复杂的气象条件和燃料短缺,这架先进的战斗机最终不得不选择在印度的一个机场着陆。经过英国专家的仔细检修,问题不仅源于恶劣的天气或是燃料不足,更重要的是发现隐蔽的液压系统出现了故障。根据美方对舰载机及其他军事装备的检修标准,需接入美国专属的网络,但印度显然没有这样的权限。由此,若要进行内部检查以确定故障的根源和具体位置,这一过程就成了盲点,无从下手。
在飞机周围,一群英国飞行员和维护团队坐在凳子上,面对眼前的困境束手无策。此时,载着他们的航空母舰已经驶向新加坡,而舰载机却依旧滞留在印度,接下来该如何处理成了一个棘手问题。此外,由于英印间的紧张关系,任何印度人都无法接近这架F-35B,既得不到美国的同意,也无法获得英国的批准。回想起曾经特朗普对印度的热情推销F-35却遭拒绝,现在反而让F-35B在印度面临冷遇。
若印度通过其逆向工程以及其他技术手段来进行拆解或近距离窥探,便可能轻易获得关于隐身材料、隐身结构及其他重要信息的关键数据。尤其是考虑到印度也在研发第五代战斗机,若能仿制F-35B的设计形态,将有助于它们缩短研发周期。然而,尽管美国和英国表面上把印度视为盟友,在核心和重要的航空武器装备上却显然不愿分享,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同盟关系脆弱的现实。
此次事件无疑让英国遭遇了重大尴尬。如果F-35B依旧无法正常起降,等待航空母舰返回印度海岸线的漫长过程,无疑将令这架战斗机不得不依赖目视方式找到母舰。现阶段,液压系统和其他可能存在的故障问题仍然是一个个悬而未决的问号。因此,这架飞机的未来走向成为了一个悬念,目前看最有可能的解决方式是通过联合英国和美国的工程师对其进行拆解,进而借助C-17运输机将其运回英国,似乎没有其他更有效的办法。
当然,如果航空母舰能够安全停靠印度,则可以考虑将飞机拆解后用吊车装载回航母,这也是一种解决方案。总之,这次的展现本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彰显力量,结果却演变成一场闹剧,令英国的雄心彻底破灭。虽然他们提到天气恶劣、风浪太大、燃料不足,这些都可能是掩盖真实问题的借口,实质上则是飞机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陷。
考虑到“威尔士亲王”号舰载机数量有限且故障频频,目前这艘航母在亚太地区的实际作用显得尤为不明朗。总之,飞机降落在印度然后被武装看守的现状,清楚地表明了美英与印度的关系并不如表面如此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