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就是街舞》开启的硬核综艺风潮,到如今的《风驰赛车手》,优酷始终在探索如何通过IP打造引领产业的新风口。作为一档赛车竞技综艺,《风驰赛车手》不仅继承了“硬核”的优酷风格,更在这条充满挑战的赛道上开启了全新的竞技模式。七年之后,优酷再次发力硬核赛道,能否通过《风驰赛车手》再一次掀起行业革命,成为下一个打破边界、带动产业的标杆性IP呢?
节目一经发布,便吸引了不少目光,尤其是《这!就是街舞》背后的操盘手陆伟再次担任该项目的主脑,这无疑让节目增添了不少看点。作为优酷“硬核”综艺的开路先锋,《风驰赛车手》一开始便让冷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究竟,这档赛车综艺到底做得如何?我从三个层面为大家拆解。
### 赛车综艺,如何玩转极限?
赛车,这个题材其实并不容易涉足。以往,许多综艺节目因为赛车的高成本、高危险性以及受众面相对狭窄,始终不敢轻易触碰。相比之下,赛车电影早已频频掀起观影热潮,《速度与激情》和《头文字D》等经典作品屡屡成就票房佳绩,国产片如《飞驰人生》也让赛车题材进入了大众视野。随着F1赛事的日益火爆,赛车题材的综艺入场也只是时间问题,而优酷,无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然而,真正将赛车与综艺结合,并非易事。没有虚构故事作为支撑,如何重现电影中的“生死时速”成为了一大难题。《风驰赛车手》选择了以“竞技”为核心,模式简洁明了——明星嘉宾进行赛车训练,并逐步挑战一项项赛车任务,最终实现巅峰对决,争取成为真正的赛车手。
节目将赛车的极限挑战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呈现给观众。最明显的,无疑是那种极致的视听刺激。节目开场,F1赛车手马青骅和职业女车手郎吉如带领嘉宾进行训练,一场疾驰过泡沫墙的特技表演,极速穿越集装箱的紧张对决,仿佛让观众感受到赛车的血脉喷张。进入正式训练后,每位嘉宾都可选择一辆经典的改装赛车,亲自体验极速漂移的快感,甚至在霓虹灯闪烁的夜赛场上上演秋名山式的对决。
但节目最吸引人的地方,不仅在于视觉效果的刺激,更在于其敢于真实展现“失控感”。不避讳嘉宾训练中的失误,节目大胆地呈现了真实的赛车训练状态:比如林一在赛道上不时将轮胎撞飞,黄明昊因漂移失误将赛车直接冲出赛道,几乎发生碰撞。正是这些“硬核”的失败和意外,才让观众真正感受到赛车的危险与刺激。
### 谁说明星不能做赛车手?
但也有观众质疑,《风驰赛车手》选角为何如此“硬核”?赛车本身的专业性和危险性都极高,节目为何要请一些完全没有赛车经验的明星来参与?如果是考虑安全性和专业性,素人选手似乎会更加稳妥。
对此,冷眼倒是理解节目组的考虑。赛车是一项相对与观众“有距离”的运动,如何通过节目让观众感同身受成为关键。而明星嘉宾,恰好可以作为“桥梁”,拉近赛车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在如今综艺市场上,素人综艺已经变得越来越难做,明星流量的带动是无法避免的妥协。
然而,节目组挑选的明星表现,却给冷眼带来了惊喜。比如李治廷,他不仅在节目中展示了自己扎实的赛车技巧,还通过多年的职业赛车经验,成为了嘉宾们的“老司机”,带领其他选手快速成长。再如韩东君,作为赛车世家的子弟,他在赛场上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技巧,和黄景瑜的“双A漂移”更是让全场沸腾。
此外,黄景瑜和江奇霖则是通过“角色加成”带来亮点。黄景瑜曾出演《飞驰人生》里的赛车手,参加《风驰赛车手》可谓是他“角色”延续,而江奇霖则通过自身的赛车经验和独特的“但拓”气质,让赛车这一项目更加富有看点。
### 硬核成长,怎样让观众沉浸?
《风驰赛车手》的选题和选角可谓独具匠心,但节目的叙事方式在一开始却让冷眼差点放弃。第一期,嘉宾们竟然通过拉车比赛决定胜负,简直让人觉得这是十年前的户外游戏综艺。而且节目中频繁出现的“火锅局”也显得有些冗余,轻松的餐桌对话与赛车的紧张感并不匹配。
直到后来的节目中,冷眼才逐渐意识到,这种布局其实是为了让观众在低门槛的设定中逐步进入赛车的世界。比如第一期,嘉宾们通过简单的竞速来熟悉赛车规则,为接下来的挑战打下基础。逐渐地,节目开始引入更复杂的赛车技巧,第二期聚焦“漂移”训练,第三期则正式进入大赛场,观众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嘉宾们技术的进步。
相比传统的竞技节目通过大量铺垫和训练来构建人物成长,《风驰赛车手》选择通过一场场真实的比赛来呈现嘉宾的成长轨迹。每场比赛都是一个小高潮,让观众能感受到紧张和进步,而非沉浸在冗长的故事铺垫中。
### 总结
虽然市场竞争激烈,综艺题材的探索也充满风险,但优酷敢于在硬核赛道上进一步发力,正是这一份勇气和创新让冷眼感到惊喜。《风驰赛车手》不仅是一档富有硬核元素的赛车综艺,它还成功地将赛车这项高风险运动与娱乐性结合,让观众在刺激的比赛中感受到成长与挑战的快感。
从当前节目的表现来看,《风驰赛车手》无疑是一部有质量和深度的作品,虽然它无法立即成为下一个《这!就是街舞》,但它的潜力不可小觑。希望在未来,优酷能够继续发扬“硬核”精神,带来更多精彩的内容,掀起更大的行业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