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水务局获悉,7月2日以来,成都市中西部区域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其中,7月3日白天,降雨集中在中心城区,最大累计降水量354.5毫米、最大小时降水量102.2毫米,均在青羊区人民公园,超过有气象记录以来267.4毫米的历史极值。全市有270个小区、21个道路低洼区域、7座城市下穿隧道出现积水(3日24时已处置完毕,恢复通畅)。
经气象、水务、水文等部门滚动开展联合会商,及时发布暴雨、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预警6期,市级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7个区(市)县启动防汛应急响应(3个三级响应、4个四级响应)。市水务局协调省水管单位压减府河、清水河、江安河上游来水,避免与城区暴雨径流叠加。数据显示:全市出动人员11646人次、抢险车辆2320台次、移动抽排设备90台,提前转移受山洪威胁人员3494人,无人员伤亡。
如遇暴雨、洪水、泥石流等灾害,该如何正确应对?请掌握以下安全应急知识,科学合理避险。
暴雨如何应对?成都市水务局相关专家表示,当暴雨来临时,行人、车辆应避开灯杆、电线杆、变压器、电力线及其附近的树木等。经过积水区域时,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发现有电线落入水中,必须绕行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持续的强降水,可能造成城乡积涝、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建议暴雨后不要在山前沟谷停留,特别注意夜间的暴雨,提防破旧房屋倒塌伤人。”
泥石流如何应对?该专家介绍,泥石流多发地区,随时注意暴雨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留心周围环境,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在沟谷内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上述专家提醒,当发现泥石流袭来时,应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且不要停留在凹坡处。不应在泥石流中横渡,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应选择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开阔的地方停留。
此外,若突遭山洪袭击时,建议选择就近安全的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应避免顺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不要轻易游水转移,以防被山洪冲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漂流物,在水上转移。建议: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