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尽量与原文接近。
---
印尼放弃采购歼-10C,转而斥资百亿美元,决定采购48架土耳其“可汗”五代战机。令人意外的是,前不久印尼官方还在积极评估歼-10战机,国内也有不少声音呼吁用歼-10C替换现有的阵风战机。然而,印尼不仅继续追加阵风订单,却又突然与土耳其敲定了巨额合同。经过一番折腾,印尼究竟为何最终放弃了歼-10C?而尚处于原型机试验阶段的“可汗”战机,为何印尼此时敢签下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订单?
印尼放弃引进歼-10C,主要有以下三大核心原因:
首先,法国送来了“厚礼”,印尼顺势投靠法国。5月2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亲自访问印尼,带来了大规模军购合作计划,价值高达110亿美元。此次合作不仅涵盖国防领域,还涉及能源、农业等多个方面,法国承诺在印尼展开大规模投资。印尼对法国的诚意也非常积极,迅速追加了18架阵风战机订单,并额外采购潜艇、护卫舰、凯撒自走炮等法式装备。如此庞大的法国军购开支,令印尼军费预算几乎被占满,自然无力再考虑引入歼-10C。
其次,印尼急于提升战斗力,只能继续与法国“绑定”。目前印尼主力战机为俄制苏-30和美制F-16,飞行员训练和后勤维护体系已围绕这两种机型建立。若要引进歼-10C,印尼不仅需引进中国的ZDK-03预警机和红旗-9P防空系统,还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培训飞行员和地勤,打造全套配套设施。这不仅耗时费力,也超出印尼现有财力承受范围,导致印尼最终对引进歼-10C望而却步。
第三,印尼力求在中美大国之间保持平衡,避免选边站。作为东盟核心国家之一,印尼希望同时维持与中国和美国的良好关系。如果大规模转向中式装备体系,必然会引起美国强烈不满和施压。选择法国和土耳其的武器装备,则可以保证与北约体系兼容,同时有效避免美国的强烈反应。
那为何印尼转身之后,竟然拿出百亿美元采购土耳其“可汗”五代机?而且这款战机目前还仅处于原型机试验阶段呢?“可汗”战机本质上是一款由美国发动机和英国航电系统组成的“万国牌”战机。土耳其曾高调宣传称,沙特和阿联酋都对其表现出购买意向,甚至计划采购百架。然而这些所谓大单始终未能实质落实。此次印尼成为“可汗”战机的首个出口客户,背后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印尼与韩国的“五代机”合作彻底失败。早在2009年,印尼便加入了韩国“KF-21”战机研发项目,投资约15亿美元,期待能获得“KF-21”的原型机及本土生产许可。然而深入了解后,印尼发现“KF-21”的技术水平远不及预期,整体战力表现乏善可陈。对此,印尼选择中止出资。韩国方面则指责印尼意图“空手套白狼”,偷取核心技术,双方关系迅速恶化,最终印尼被边缘化,几乎被踢出项目。
二是,印尼急需真正意义上的五代机,而土耳其的“可汗”战机显得更为合适。印尼此前采购了12架土耳其“安卡”无人机,60架TB-3及9架“突袭者”无人机,对土耳其军工产业印象良好。在无人机合作基础上,印尼详细了解了“可汗”项目,发现其在多个方面明显优于韩国的“KF-21”。加之新加坡扩大F-35采购,巴基斯坦引进歼-35,印尼对五代机的渴望也水涨船高。双方因此一拍即合,促成了这笔百亿美元的巨额订单。
当然,印尼吸取了与韩国合作的经验教训,这次合同谈判更为谨慎。百亿美元合同分期10年支付,且土耳其必须转让发动机、隐身材料工艺等核心技术。此外,合同规定2032年前,土耳其需为“可汗”战机更换国产发动机,避免受制于美国等第三方国家;若违约,须支付高额赔偿。土耳其为确保这笔出口首单顺利拿下,已承诺最迟2028年交付第一批战机。
如果土耳其能如期交付,未来印尼将形成以“可汗”五代机和法国阵风为主的双主力战机体系。这也意味着,印尼与中式战机的缘分将基本终结。
---
改写完毕,你觉得这样如何?需要我帮你再调整某些部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