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晚期患者常面临多重症状:肝区疼痛反复发作,腹胀腹水难以缓解,食欲不振导致身形消瘦,乏力虚弱到难以自理…… 这些症状严重侵蚀生活质量。
成都中医肿瘤研究院谢琳主任指出:“中医虽难以逆转肿瘤病灶,但能通过整体调理改善症状、减轻痛苦、增强体能,帮助患者在‘带瘤生存’中重获有尊严的生活。”
谢琳主任
1.扶正固本:
肝癌晚期患者普遍存在气血双亏、肝肾阴虚的问题,谢琳主任强调 “留人治病”,常用黄芪、党参、当归、熟地黄等药材:
黄芪大补元气,《本草纲目》称其 “补诸虚不足,壮脾胃”,可改善乏力、气短等气虚症状;当归养血活血,熟地黄滋肾填精,二者合用缓解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为身体提供基础能量。
谢琳主任表示:持续扶正治疗 4-6 周后,多数患者精神状态改善,能完成简单的日常活动,如散步、用餐,生活自理能力提升。
2.软坚散结:
肝区刺痛、胀满是晚期肝癌的典型症状,中医常以“坚者削之”为指导,运用牡蛎、莪术、三棱等药材:
谢琳主任:牡蛎咸寒软坚,《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化痰软坚,消瘕痞”,可软化肝内结块,减轻占位效应;莪术、三棱破血逐瘀,改善肝脏微循环,缓解因瘀血阻滞导致的持续性疼痛。配合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许多患者服用1-2周后,疼痛发作频率降低,对吗啡类止痛药的依赖度减少,夜间睡眠质量提升。
谢琳主任在肿瘤大会上
四、最大化治疗效益
中医治疗并非孤立存在,谢琳主任建议与西医协同:
减轻放化疗副作用:健脾和胃中药可使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骨髓抑制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恢复时间缩短;
增强靶向药耐受性:养阴生津中药(如麦冬、石斛)能缓解靶向治疗引起的口干、皮疹,使患者治疗周期完成率提升。
谢琳主任总结指出:肝癌晚期的治疗目标,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更高质量的生存。中医通过“扶正气、缓症状、调阴阳”,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保持体能、维护尊严。
注意:本文列举出现的所有中药材或方剂只是举例说明,患者朋友不可私自抓药服用,任何治疗方法都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随意尝试。
另注:图片来源为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