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低效用地再开发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典型案例,这一成就彰显了福州在土地资源利用上的卓越智慧与创新举措。福州以精准施策为导向,对那些利用率低下的用地进行深入排查与规划。通过科学的改造和优化,将这些低效用地转化为高效的产业园区、商业中心或居住社区,极大地提升了土地的价值和利用效率。这不仅为福州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国其他地区在低效用地再开发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推动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第二批18个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典型案例,全省3个案例入选,包括福州市社会福利院低效用地再开发案例。
福州市社会福利院周边为城中村,建设用地布局散乱,环境杂乱,交通通达性不足。
福州市征收市社会福利院周边村集体土地共60亩。其中约10亩用地划拨给市社会福利院作为扩建用地进行综合提升改造。新增50亩养老用地采用市场化出让方式供地,将配建医疗服务设施作为土地供应条件,明确不得分割转让,拟出让养老用地将新增建筑面积约81000平方米,其中设置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计划建设养老照护床位1500张,引入具备专业养老服务能力的国有企业进行运营管理。
2023年7月,福州市社会福利院联动周边城中村改造,推进实施以医疗、养老为主导功能片区提升,当年12月完成市社会福利院改造。同时,大力推进市社会福利院南侧养老项目用地开发建设,实现人居环境、片区功能品质全方位提升。(记者 梁凯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