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风
据报道,近年来,一些骗子打起了净水器的主意,他们以讲座、虚假宣传、免费赠送小礼品等方式诱骗老年人以离奇高价购买净水器。有个案例是,一伙人在偏远山村利用老人鉴别能力较差的特点,辅以小礼品、赠品等引诱,将一些进价几百元的廉价饮水器和滤芯,以2680元的高价卖给留守老人。
成本低廉、质量低劣的净水器,被不法分子标以数千元甚至上万元兜售给老年人,如此做法,完全脱离了正常的销售逻辑,更像是一场以“健康”为饵,专盯老年人的“打劫”。
其实,这些不法分子的手法很拙劣、骗术很低级,但之所以屡试不爽,就在于他们善于营造场景,并精心辅以话术。正如报道所称,以免费为噱头,通过赠送礼品、安排健康检测或组织短途旅游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与。在封闭环境虚构专家身份,神化产品功效,编造治病疗效。在此背景中,那些老年人便轻易入坑。
有个细节是,不法分子“专攻”城市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及农村留守老人。究其因,在骗子眼里,这些老人最好骗。
如何拆解骗局?相关部门和机构提醒,要警惕免费引诱、情感迷惑和价格陷阱,以及不要轻信“健康讲座”“专家演示”,更不能贪图便宜。应该说,这些提醒都很有针对性,属于见招拆招。
在提醒同时,还需依法严惩,提高震慑效应,让不法分子不敢坑人,不再乱“整活”。说到底,破解净水器骗局,尤需净化生态,为老年人特别是为城市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及农村留守老人提供更安全的环境。
据调查,实施净水器骗局,关键一步是在农村广场搭棚,营造所谓“送家电下乡”的氛围,通过现场宣讲突出目前水污染的严重性以及强调水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赠送小礼品。对此,当地的村干部乃至乡镇相关部门不能听之任之、熟视无睹,而应介入调查,追问所谓的“送家电下乡”是不是幌子,所谓的赠送小礼品是不是诱饵。
骗子再会伪装,终究会露出马脚,对所谓的净水器套路,只要认真推敲其每一个环节,总能发现猫腻。
很多老年人被骗,也与他们缺乏情感慰藉有关。如果子女多一些陪伴,特别是时时提醒父母莫被小利所惑、不被情感绑架,则事半功倍。因此,家庭需及时扛起反诈骗“宣传责任”,借助真实案例与警示信息,为家中老人加固防范堤岸,帮助其认清健康骗局——所谓的净水器神奇功能都是骗人的套路,一旦神化产品功效、编造治病疗效就是挥起了“镰刀”。
人人都有权利追求健康水源,通过合法渠道购买合格的净水器无可厚非。但是,不能容忍净水器成为不法分子欺老骗财的深潭,否则所谓的净水就是浊水。责任不在净水器,而在骗子身上。
从执法机构需雷厉风行打击,到农村、社区筑牢保护网,再到设立科技课堂普及健康常识,多管齐下,才能让骗子难以下手,骗局难以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