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居民惊喜地发现,身边的社区公园悄然发生了变化,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那些新添置的、色彩鲜艳的游乐设施,为公园增添了几分童趣与欢乐。原来,这是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联合深规院儿童友好城市研究中心、HOPE翰博设计,共同推动建设“童乐福田计划”,对彩田公园、馨园公园、梅富荔枝林公园三个城市“间隙空间”进行改造,解决公园“单调”“缺乏可玩性”“缺少主题”等问题,为居民特别是儿童带来了全新的休闲娱乐体验。
在彩田公园,800平方米的儿童活动区被改造成彩虹乐园,整体色调以彩虹色系为主,营造出欢快的氛围。彩虹屋、垂直攀爬网、滑滑梯等设施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活动兴趣,也可以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感知与审美能力。彩虹摇摇椅、趣味跷跷板、挑战攀爬绳等富有创意的游乐设施,让这里成为孩子们释放能量、拓展思维的乐园。
馨园公园则针对放学前后人群聚集的特点,以“流动的日光”为主题,增设了转椅、游戏廊架、攀爬设施等,为孩子们提供了学业压力缓冲和释放的自然环境。同时,校门等候区也被改造成多功能休憩、交流的平台,为等候的家长和附近居民提供了便利。
梅富社区荔枝林公园的改造则更注重文化传承与社区复兴。设计团队提取客家围屋和城中村房屋肌理,以方格围合的形式重塑交往空间,并植入了趣味功能。这里不仅增设了全龄段儿童游戏设施和成人健身设施,还植入了客家文化趣味科普内容,让儿童在游玩中感受家乡文化,也让社区居民有了一处承载乡愁与梦想的户外客厅。
据了解,“春田”计划的设计理念“小投入·精介入·童尺度”在莲花街道得到了充分实践。设计团队通过精准评估与规划,实现现有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确保每一分投入都能最大化地转化为空间品质的提升;同时,设计团队深入调研社区现状,尊重并理解场地特性,通过精细化的设计介入,实现空间功能的优化与拓展;此外,设计团队以儿童的视角与需求为出发点,确保所有设计元素都能满足儿童的使用习惯。
随着“春田”计划的深入实施,莲花街道的城市间隙空间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些曾经被忽视或遗忘的空间,如今成为了城市文化、社区情感与儿童成长的温馨载体。每一处细微的改变都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共同编织着属于每个人的幸福篇章。接下来,莲花街道将继续推广和实施该项目,致力于让辖区变得更加宜居、更加人性化。
文、图|记者 郑明达 通讯员 刘逸星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