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博暑期接待观众达130万人次,博物馆热留下“后遗症”
创始人
2024-09-06 19:30:59
0

这个暑期,持续高涨的“博物馆热”席卷全国,不少人“为了一座馆,奔赴一座城”。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暑期国内博物馆观众数量同比呈现两位数增长,博物馆门票预订量跃居所有景区排行第一,7月以来“博物馆”搜索热度环比增长61%。

“博物馆热”的背后,反映了人们对中华文明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大幅增强。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通过展览和教育活动,增强了公众对本土文化和历史的认知、理解与认同。

“博物馆热”也与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我国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出台了诸多政策给予博物馆大力支持。近年,国内博物馆无论是建设、展览、活动,还是策展理念、科技手段、服务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升,提供给公众更丰富、更多样化的参观体验。在互联网平台的有效传播下,热门博物馆和文物频频出圈,吸引了更多年轻群体尤其是青少年观众走进博物馆,掀起暑期“研学热”。“博物馆热”,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揭示了公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也对博物馆提出了许多值得探索的课题。

延长开放时间,观众量屡创新高

9月5日,深圳博物馆举办媒体座谈会,深圳博物馆副馆长杜鹃介绍,深圳博物馆面对爆发式增长的客流量,克服万难,进入“超长待机”模式,持续开放60天不闭馆,每日开放时间近12小时,为观众提供夜间服务、免预约服务、周一不闭馆服务,以最大的诚意与担当回应广大观众的厚爱,全力以赴满足观众的参观热情与期待。整个暑期累计接待观众总数达到130万人次。

深圳博物馆金田路馆(历史民俗)、同心路馆(古代艺术)自2024年7月12日至9月1日实行延时免预约开放,连续延时开放52天,每日开放时间调整为9:00—20:00(延长3小时),周一(原闭馆日)也调整为正常开放。2个场馆各增加延时开放212小时,以开馆8小时/天标准计,相当于2个场馆各增加26.5个开馆日,开放时间同比增加约59%。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开放时间维持原10:00—18:00。

深圳博物馆4个场馆暑期实行延时开放和免预约参观,观众参观热情持续高涨,客流量持续攀升,累计接待观众1298379人次,比去年同期681127人次同比增加90.6%。

其中,参观最热门的金田路馆(历史民俗)接待观众783595人次,同比增加115.2%。周一至周三观众人数与场馆日均限流量基本持平,周四周五观众人数约平均12000人/天,达到场馆日均限流量的120%,周六周日观众人数约平均25000人/天,达到场馆日均限流量的250%。参观高峰期多集中在上午10:30—12:00、下午2:30—4:30时段,场馆内保持4000人同时在馆,入场观众排队从展楼入口沿福中三路北侧、金田路西侧,直至福中路与金田路交界处,排队入馆约需1小时以上。

同心路馆(古代艺术)周一至周五,观众人数变化不明显,周末观众人数增加约20%,高峰期排队队伍亦有数十米,但通过增派值守人员基本可确保开放服务平稳有序。

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和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2处场馆,取消预约参观限制前后,到馆观众人数变化不明显。

“加量”也“保质”,“走心”迎观众

南都记者了解到,这个暑期,深圳博物馆共展出18个高质量展览。在更新优化9个常设展览的基础上,全新推出“契斋藏印——深圳博物馆藏商承祚捐赠印章展”“深圳历史中的墟”两个常设展览。精心打造“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千乘之国——战国时代的中山国”“坐卧安寝——深圳博物馆藏床榻精品展”“艺‘述’深圳”等主题临展,涵盖自然科学、古代文化、历史民俗、改革开放等多类型主题,广受好评。

策划开展58场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配合展览创新推出“穿越熊猫时代”工作坊、拓印体验、寻宝研学、学术讲座等各类活动,吸引了2700多名观众参与。提供讲解服务5055场次,含团体接待600多场、定点讲解4000多场。其中,志愿者讲解在本次暑期开放服务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流动的“红马甲”为博物馆增添了社会温度和力量。

杜鹃介绍,为妥善应对暑期客流高峰,深圳博物馆多措并举保障服务质量。全馆员工实行三级轮班值守,总加班时长3203.5小时,全力保障开放服务一线工作需要;增加秩序维护、保洁、设备维保等岗位物业人员数量,并适当延长服务时间;配备遮阳棚、降温风扇、暑热急救药品、饮用水等设备物资,为排队候场观众做好防暑降温服务;安排高龄老人、婴儿、残障人士及孕妇经绿色通道入馆;在馆内公共区域增设休闲座椅;增加导流、排队等候时间提示牌,调整绿色通道流线,提高入口安检效率;场馆达到最大观众承载量预警人数时,利用电子屏幕、户外展板、广播等多种方式告知观众;多平台宣传呼吁,引导观众错峰参观、文明观展。

积极协调属地公安、交通、城管和医疗机构等,协助解决突发事件,共同做好场馆安全开放、周边环境管理、交通疏导等工作。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福田区城管局协助在场馆外增设6个移动公厕,缓解场馆内洗手间压力;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增派数十名志愿者在场馆外维持排队秩序,有效补充现场服务力量。

呼吁文明观展,实现博物馆的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这个暑期的博物馆“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缺憾,庞大的客流量给场馆运营带来了不少压力。如场馆承载压力、设备设施压力、参观环境压力等。

因场馆承载空间有限,高峰期客流量和人员密集度持续高度超饱和,存在拥堵、争执推搡、丢失儿童等安全隐患,且较难满足观众在观展舒适度和体验感方面的高需求。设施设备老旧且终日超负荷运转,发生诸多故障,包括电梯运行过久导致停运死机、卫生间因使用人数过量导致排污管堵塞、展厅护栏损坏、展厅边条脱落、空调停机等。

解除预约限制后,高峰期大量人流导致展厅拥堵,观众观展寸步难行。除了观展观众,也有不少观众将博物馆当做纳凉玩乐之地,展厅内出现诸多不文明现象。如:打牌下棋、随意饮食、席地而坐、乱丢垃圾、追跑打闹等。展厅垃圾量急剧增长,展柜玻璃上布满了指纹,极大地损害了博物馆安静、惬意、庄重的参观环境。工作人员数量难以匹配庞大的观众数量,难以及时制止和有效管理。

深圳博物馆馆长黄琛表示,“整个暑期,其实不仅仅深圳博物馆,应该说全国大概有100家左右的博物馆都面临着类似人员多到爆棚的现象,但是相当一部分的博物馆都还依然采取的是预约的方式、限流的方式来进入。深圳因为本身优质的文化资源比较少,政府希望我们能够接待更多的观众,所以我们尝试着大胆地用取消预约、延时开放的方式来服务观众,但是从数据上看,它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在现有的场地设施条件下,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服务呢?这其实需要我们重新来研判的。我们研判后面十一的‘黄金周’、春节的‘黄金周’,都可能会遇到暑期同样的问题。博物馆考虑的是最主要的是文物安全与观众的秩序安全。观众为什么要进入博物馆?那肯定是来看展览的,更多的目的是学习,提高个人的修养、艺术修养、文化修养。但如果这么大的人流量,我想这个目的很难实现。暑期里面,我们接到很多观众反馈的意见建议,包括投诉,其实很多是跟流量大有关,他不能够很好地看到,他听不到讲解”。

“其实我们想形成一种讨论,作为社会公众来讲,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举止进入博物馆,我们在面对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的时候,我们的行为举止、我们的心理状态应该是什么?我觉得这些都是一个社会、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不是简单地说博物馆来的人多了,就证明这个城市进步了、文明了。其实你到这里来做什么?获得了什么?你的行为,你的思考是什么?才是这个城市文明的标志。我们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让更多的人走进了博物馆。但是他并没有获得真正想要获得的价值”黄琛说。

黄琛表示,深圳目前有众多博物馆在建设中,如在坪山建的10万m²深圳自然博物馆,在前海建的一个12.6 万m²的前海博物馆,在香蜜湖建的一个将近15万m²的深圳博物馆新馆。另外各个区也都有博物馆建设任务,未来3至5年,深圳将会增加将近100万m²的博物馆空间,这么多的博物馆空间怎么样来运营?其实也是需要人们展开广泛讨论,为深圳的博物馆行业把脉问诊,能够为深圳博物馆业的高质量发展谋划出一些新的方式方法。

采写:南都记者 谢湘南

相关内容

原创 ...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实在是太幸运了,不但有了以李世民为首的能征善战...
2025-07-11 00:33:45
原创 ...
中国四大美女指的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要论排名则西施居首...
2025-07-11 00:33:45
原创 ...
名字很重要,尤其在古代,这位将军就是因为乳名没起好,葬送了性命,同...
2025-07-11 00:33:43
原创 ...
秦国,一个从边陲小邦逐渐崛起为统一六国的霸主,其辉煌背后,有一位关...
2025-07-11 00:33:41
四川眉山出台土地储备考古前...
8月2日,红星新闻记者从眉山市文物部门获悉,为进一步夯实眉山地下文...
2025-07-11 00:33:32
原创 ...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对当时脆弱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经济结...
2025-07-11 00:33:32
原创 ...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一个穷困国家要发展成为发达国家,那是需要经...
2025-07-11 00:33:27
依恋长城的威廉•林赛一家人...
    英国人威廉•林赛1986年第一次来到中国,1987年成功...
2025-07-11 00:33:03
原创 ...
首先张良和韩信的感情一般,没有必要冒着生病危险去救韩信;其次张良不...
2025-07-11 00:32:49

热门资讯

一碗跨越时空的温暖 —云南过桥... 在云南蒙自城的晨雾中,总能看到这样一幅场景:青石板街边的食肆里,一海碗滚烫的浓汤端上木桌,十数碟薄如...
2025黄山之巅·花YOUNG... 2025年7月8日至9日,黄山迎来了一场专属于毕业生的青春盛宴——“黄山之巅·花YOUNG毕业季”。...
原创 阅... (本文为作者在头条的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请勿转载) 这次与辉同行的甘肃之旅,与以往的阅山河截...
吕文扬的樟树市亚博文化之旅 吕文扬站在樟树市火车站广场上,深吸了一口带着淡淡药香的空气。作为一位对中医药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亚博旅...
五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来湖南赴... 为擦亮韶山经典红色名片,助力湖南红色文旅高质量发展,7月10日下午,红色文旅招商推介会在韶山举行。此...
丝路三岔口上,灵动的巴楚 遗址、景区让游客一眼看千年;沙漠模特秀、山地自行车赛等文旅活动吸睛亦吸金;满眼绚丽的色彩、奔放的音乐...
上海剧院式场地:文化地标与城市... 上海是一个迷人的国际大都市,以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艺术活动而闻名。剧院场地作为上海文化的重要载体...
好评如潮的秘密:青年神州好评领... 在北京旅行社的好评榜单上,青年神州、途开心、好途的名字总是名列前茅。无数游客的真实好评,道出了它们为...
“海上第一茶楼”湖心亭焕新重开 ↑ 7月10日拍摄的湖心亭内景。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当日,经过近2年的保护性修缮,上海豫园九曲桥...
游多彩贵州城 一站式打卡活力贵... 毗邻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和汽车客运东站的多彩贵州城自去年焕新升级以来,以“吃、住、行、游、购、娱”全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