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的魅力
创始人
2024-08-18 07:30:44
0

莫高窟主要景点莫高窟,这座千年石窟艺术的宝库,犹如一条穿越时空的长廊,引领着每一位访客步入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篇章。继续深入探索,我们不得不提及几处尤为引人注目的主要景点。

其一,便是那尊被誉为“东方蒙娜丽莎”的弥勒佛像,它端坐于第96窟中,面带微笑,眼神慈祥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的喜怒哀乐。佛像身上的每一寸线条都透露着匠人的精湛技艺与虔诚信仰,让人不禁驻足凝视,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宁静与安详。

再往前行,便是被誉为“飞天之舞”的壁画长廊。这里的每一幅壁画都是一个生动的故事,飞天仙子或轻盈飘逸,或舞姿曼妙,她们身着彩衣,手持乐器,穿梭于云端之间,演绎着古代神话与佛教传说的无限遐想。这些壁画色彩斑斓,线条流畅,不仅展现了古代绘画艺术的极高成就,也为我们揭示了古代社会文化的丰富多彩。

而最让人震撼的,莫过于那规模宏大的藏经洞。尽管如今已大多为空,但仅凭残留的少量经卷、文书和艺术品,就足以让人想象到它往昔的辉煌。这些珍贵的文献不仅是研究古代历史、宗教、文化的重要资料,更是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让世人对那段遥远的历史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莫高窟,这座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每一次的探访,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文化的传承。在这里,我们不仅能看到古代艺术的辉煌成就,更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与心灵触动。

莫高窟这个镶嵌在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璀璨明珠,不仅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瑰宝,更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见证者。其由来和历史,如同一部厚重的文化史诗,跨越千年,诉说着无尽的故事与传奇。

### 莫高窟的由来

关于莫高窟的由来,最为流传的版本是前秦时期僧人乐僔(或作乐尊、乐樽)的传说。据《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及敦煌研究院藏《李君修莫高窟佛龛碑》等文献记载,公元366年,即前秦建元二年,一位名叫乐僔的僧侣云游至敦煌鸣沙山东麓时,忽见金光闪耀,状有千佛显灵。这一奇异景象深深触动了乐僔的心,他认为这是佛祖的指引,于是发愿在此地开凿石窟,以供奉佛像,弘扬佛法。乐僔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这便是莫高窟的起点。因洞窟位于沙漠高处,初名“漠高窟”,后因“漠”与“莫”发音相近,且“莫”字在佛教中常含至高无上之意,遂改称为“莫高窟”。

### 莫高窟的历史沿革

#### 初创期(前秦至北魏)

自乐僔开凿第一个洞窟后,莫高窟的营建便拉开了序幕。北魏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原的兴盛,敦煌地区也迎来了佛教发展的高峰。统治者对佛教的崇信与支持,使得莫高窟的建造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北魏末年,皇室后裔元荣出任瓜州刺史,他不仅在莫高窟开凿了大型石窟,还出资抄写多部佛教经典,进一步促进了莫高窟的繁荣。这一时期的莫高窟,主要以佛教僧侣和信徒开凿的修行洞窟为主,洞窟数量逐渐增加,佛教艺术开始初具规模。

#### 发展期(北周至隋)

进入北周和隋朝,莫高窟的营建活动继续扩大。尽管北周武帝曾一度灭佛,但对莫高窟的影响有限,石窟开凿并未中断。隋朝统一南北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推崇使得莫高窟的建设达到了新的高潮。在短短三十年内,敦煌各阶层民众在莫高窟开凿了约80个洞窟,壁画和彩塑艺术开始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 鼎盛期(唐代)

唐代是莫高窟发展的鼎盛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重新活跃,敦煌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莫高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唐代洞窟数量大幅增加,壁画和彩塑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壁画内容广泛,既有佛教经典故事,也有历史人物、宫廷生活等题材,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展现了唐代壁画的辉煌成就。同时,一些大家族也纷纷开凿“家窟”,将莫高窟打造成为集佛教修行、文化交流和艺术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武则天时期,莫高窟已有窟龛一千多所,成为名副其实的“千佛洞”。

#### 衰落与复兴(五代至元)

五代、宋、西夏、元时期,莫高窟的修建活动虽有所减少,但仍保持了一定的规模。特别是归义军张氏政权时期,莫高窟迎来了新的造窟高峰,被称为“敦煌千佛洞的中兴”。然而,随着元朝的统治和丝绸之路的逐渐衰落,莫高窟的营建活动逐渐停止,洞窟和壁画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 近现代保护与传承

进入近现代,随着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莫高窟得到了更加全面和系统的保护。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莫高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保护工作,使这一珍贵的历史遗产得以保存至今。1961年,莫高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莫高窟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成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学的兴起

1900年,莫高窟道士王圆箓在清理洞窟时偶然发现了藏经洞,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藏经洞内藏有大量从4世纪到11世纪的佛教典籍、文书和艺术品等珍贵文物,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宗教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然而,由于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西方列强的侵略,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大部分流失海外。尽管如此,藏经洞的发现仍然催生了敦煌学的兴起,一门以研究藏经洞文书和敦煌石窟艺术为主的学科应运而生,为世界学术界所瞩目。

### 结语

莫高窟的由来和历史,是一部丰富多彩的文化篇章。它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宗教、艺术和文化交流,承载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如今,莫高窟已成为世界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在古代有一种专门用于形容退休官员返回故乡的说法,称为“告...
2025-09-06 13:03:53
原创 ...
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众多的汉奸们为了一己私利,甘愿...
2025-09-06 13:0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形象广为人知,这一场景也成为了许...
2025-09-06 13:03:20
原创 ...
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重要性的朝代,却在很多历史文献中未能得...
2025-09-06 13:03:08
原创 ...
东汉末年,汉献帝在朝廷中并无实权,他的权力被董卓、李傕、曹操等一系...
2025-09-06 13:02:48
原创 ...
中国有一个古老而深厚的名称,称为“华夏”。这个词汇不仅是对一个地理...
2025-09-06 13:02:40
原创 ...
前言: 在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九月的某个午后,岷王朱楩正在...
2025-09-06 13:02:38
原创 ...
瓦岗军的五虎将中,单雄信这一人物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奇怪的是,《旧...
2025-09-06 13:02:30
2025 湖北旅游及襄阳旅...
一、行业发展现状 1.1 湖北旅游市场全景扫描 近年来,湖北旅游业...
2025-09-06 12:51:13

热门资讯

霍克湾:火山灰里的阳光酒 新西兰霍克湾的葡萄园,埋在厚厚的火山灰下,这些来自鲁阿佩胡火山的馈赠,让土壤富含矿物质。 19 世纪...
最高29元/人·次!三江口植物... 9月5日,福州市仓山区发改局发布《福州三江口植物园(一期)景区门票和观光车车票价格听证会的公告(第2...
“焕新”开放!东莞人超爱去的这... 好消息 东莞这两座备受喜爱的公园 完成 “焕新” 快来解锁这些家门口的“新风景” 01 石龙中山公...
雪域圣殿探秘:布达拉宫朝圣指南... 引言:云端之上的信仰丰碑 矗立在玛布日山上的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建筑群,也是藏传佛教的圣...
暑期旅游高峰过后“银发族”错峰... 央视网消息:暑期过后,是错峰游的好时机。记者在上海走访发现,错峰游正成为当地旅游市场新热点, 特别受...
浙江衢州:2025南孔文化旅游...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9月5日晚,2025南孔文化旅游季启动仪式暨浙皖闽赣“联盟花园...
原创 青... 鲁网9月6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王浩 刘悦 通讯员 刘亚宁 袁嘉利)金秋九月,葡香四溢。9月...
广州旅游发展战略规划(2025... 今天分享的是:广州旅游发展战略规划(2025-2035年) 报告共计:103页 《广州旅游发展战略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