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视觉中国
票根是时间的印记,也是回忆的载体。
它记录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演唱会,或是见证了一次难忘的旅行,或是承载着一份青葱岁月的两地情。
那些被你珍藏的纸质凭证有着怎样的故事?
◆◆◆
电影票票根是记录故事的凭证
眈眈:一直觉得看电影附带有很强的“社交属性”。然而当时选择和谁度过那两小时,彼时的状态和心情又是如何,很难具体描述。
比如曾在过年时和妈妈手挽手,踩着雪去看新年第一场电影;也曾和异地好友在同一时间分别走进相隔千里的影院看同一部电影,完成一场天涯共此时的观影;还有很多次独自前行,安静享受纯粹的光影之魅。
幸好有保存下来的电影票票根,才有了妥善记录这些故事的凭证。
专属我们一家三口的旅行记忆
土豆妈妈:作为一个上大学前没怎么出过省的小镇青年,我非常喜欢旅行,借此感受不同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地理民俗。
从孩子出生后几个月开始,我们就时常带他外出游玩。火车、飞机、自驾,大海、沙漠、都市……
我尽可能保留了每一次出行的门票、车票,与精选的照片一起,放进一个票证册里,制作了专属于我们一家三口的旅行记忆。
孩子还记不得的成长故事,我帮他记录下来。
为了彼此跨过山与河
羊羊:我和先生是高中同学,读大学时开启了异地恋。300多公里的距离,靠火车牵连起每月一次的相见。
那时还没有购票软件,每个见面前的假日,要奔赴异地的那个人会早早守在售票点等待放票,抢到票就像中了大奖;接站的那个人会在车站出口处等待。
出站后,两人肩并肩走在街道上,分享着近来的日常与心情。
如今,我们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那些火车票票根安静地躺在抽屉一角,偶尔翻阅,便能唤醒那段为了彼此跨过山与河的记忆。
给票据拍一张“大合影”
月亮:2015年,我去了距离家乡2000多公里的地方读大学。周末只要有机会,我都选择去周边游玩。
但周末的时间非常短暂,必须进行严格的行程规划,类似近来火爆网络的“特种兵式旅游”。
不知不觉中,我攒了许多张景点门票、高铁票、演出票、餐饮小票……
到每年年末,我会给它们拍一张“大合影”,以此来总结这一年的行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