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里·十三弄开街后
引来了无数游客前往
论坛也有不少坛友在五一期间前往游玩
这不,坛友@共同秘籍
写下了自己眼中的十三弄
带着全家游曹娥里·十三弄
图源:诗画曹娥江
5.1节带着老婆、女儿和外甥女一行来到上虞曹娥里·十三弄,没想到这个以孝德文化闻名的老曹娥,竟成了我们家的亲子乐园。刚走进青石板铺就的巷弄,女儿就指着"十三弄"的路牌兴奋地问:"爸爸,老曹娥难道真的有十三条小巷吗?"这个问题立刻引发外甥女掰着手指数着巷子的可爱场景,不过原曹娥村还真的有十三个弄,这倒不是故弄玄虚。
在"江南第一庙"曹娥庙前,老婆给女儿、外甥女讲解曹娥投江寻父的感人故事,二人居然听得眼眶红红……
转身走到汤公祠附近的文创店,她们又被萌萌的孝德文化IP周边吸引。最后给外婆挑了套孝亲主题的茶具——这趟孝德文化教育,比说教管用多了,收获匪浅呀。
最惊喜的是老弄堂里的新体验:女儿挽着女儿的手在非遗工坊学着做越窑青瓷时,我和老婆在隔壁的复古咖啡馆享受了片刻悠闲。傍晚全家跟着沉浸式演出《灯绘曹娥》穿梭在光影巷弄间,外甥女追着虞舜形象的演员跑了半条街,最后在互动区用AR技术"放"了一盏孝德天灯,跟着一群古装人在河边放了一盏盏河灯。
夜晚,灯火阑珊,人山人海,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凑热闹。现任领导确实有眼光!这种"新旧共生"的改造让历史文化与现实融合起来,的的确确活了起来。不仅活跃了居民的娱乐生活,还大大地提振了当地的消费——有本地阿婆在百年老宅前晒梅干菜;有嵊州小吃散发诱人的味道;有松下霉豆腐臭里带香……还有年轻人在隔壁画廊办摄影展,各种手工艺、商品琳琅满目,成群接队的人相互嬉戏,只有在文化大革命特有的场景,现今又久违了!!
我们尝了嵊州特色的小笼包,又在创意餐厅吃了改良版梁湖年糕。临走时外甥女说:"下次还要带爷爷奶奶一起来看晚上的灯光秀!"这大概就是孩子们对文旅项目最好的肯定吧!!!
此外,另一位坛友在曹娥里·十三弄
体验到了爆满的感觉
↓↓↓
坛友@把酒问青天99发帖:
五一节去了趟曹娥里·十三弄,见到这么多车,果然是新景点,人车都爆满。
五一假期,大家有没有带家人出游呢?
都去了哪里呢?一起来分享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