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
厌倦了人挤人的网红景点?
不如逃离喧嚣
探访威远古砦
既有沧桑的历史印记
又有绝美的自然风光
石砌的砦门、斑驳的城墙、蜿蜒的山径
每一处都诉说着旧时的故事
今天威小妹
就来给大家推荐几个宝藏古砦
01
凤凰砦
凤凰砦位于威远县越溪镇,因山形似凤凰而得名。古砦风貌原始,仅存残破古砦门及城墙。砦顶四周皆悬崖绝壁,仅有五道砦门可上山,可对望烂砦、人和砦、余家砦、仁荣砦。古砦建有七个砦门,均由条石依山筑成,有一夫把关万夫莫开之阵。
▲ 凤凰砦 余远文摄
砦的最高处建有寺庙,名为“凤凰寺”,立于深沟台地的威远穹窿地貌之中。古砦所处山林植被茂密,沿途树根交错,薄雾缭绕,鸟虫鸣叫,四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是一处难得的古砦探奇胜地。
▲凤凰古砦旅游景区
▲凤凰 砦日出
02
杨家砦
杨家砦位于前往老君山途中的公路旁,距离镇西镇约9公里。砦门由一块巨石凿出,名为“月亮门”,传说每晚月亮可直射入屋,不点灯也亮如白昼。
两边刻有对联:“初行竹里路通马,直入花间始见人。”踏入砦门,便仿佛进入了一片新的洞天,正如石门横批所题——“豁然开朗”。
穿过石门,踏上台阶,“卧僲桥”三字便映入眼帘,“僲”通“仙”。整个杨家砦的石刻中,多处出现“僲”字。“卧僲桥”下的石壁上刻着杨家砦的修建及仙灵之事。
走过石梯,洞口“曲径通幽”四字,指示着前方路途的神秘幽深。穿过山洞,砦内主体石室便展现在眼前,石室原分三层,高约6米,约有110平米。从洞口望下,山间房舍、林木尽收眼底。
清末,杨氏族人杨朴彰曾两次在镇西当选乡董和议员,但在辛亥革命之后他便谢绝外事,归隐山林。石室内,“此间那让桃花洞,愿学秦人避几年。”一诗也许便是杨朴彰隐居山林的真实写照。走出石室,洞外石壁上,“天宝亭”三字遒劲有力,悬于山顶。
03
向家砦
向家砦位于威远县连界镇勇敢村西北侧,占地面积8000亩左右,海拔高度接近800米。建于南宋抗蒙时期,是属于建筑遗迹基本类型。
▲向家砦雄姿-夏向前
作为南宋时期由官府建造的庞大防御体系和指挥中心,砦上修内城并设衙门。现留存的内城墙、战壕、古衙门、公局山、古街道、记事碑等古遗址和遗迹。
▲向家砦砦门之一(摄影:黄晓庆)
作为威远穹窿古砦中较大的古砦之一,向家砦成了大家徒步旅游的必去打卡点。
▲向家砦 夏向前摄
04
高顶砦
高顶砦位于威远县越溪镇,是古代人修筑的防御工事。南宋末年,余玠守蜀,高顶砦和穹窿古砦群一道,与钓鱼城、神臂城等共同构成余玠山城防御体系,以抵抗元军的入侵。
▲高顶砦
山砦可考的历史在800年以上,而余玠抗击元兵的历史,在镇西老君山上“绍熙判府曹公老君山保守记碑”上有详细记载,属于历史遗迹主类物质类文化遗存亚类的古城遗址与聚落遗迹基本类型,是威远穹窿古砦群中的三大古砦之一。
▲高顶砦
如今,高顶砦还留有大砦门(又分前、后砦门)、腰砦门(又分前、后砦门)、尾砦门五道石砦门、部分砦墙、摩崖石刻、练兵场、点将台等遗迹。砦门墙高9米,宽12米,砦门高3米,宽2米,深7米。
砦墙两边砌条石于悬崖绝壁之上,砦门、砦墙保存基本完整。在砦门一侧的石壁上,有“古高顶寨”石刻和清咸丰( 1851-1861)年间维修建造的石刻碑记。进入高顶砦大砦门前行数十米有一石窟佛龛,据专家考证,佛龛中的石刻佛像应出自唐代。
▲远眺高顶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