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家就能做的粤菜系著名小吃,孩子很爱,隔三差五嚷嚷着要吃它
创始人
2024-05-30 06:01:14
0

【在家就能做的粤菜系著名小吃,孩子很爱,隔三差五嚷嚷着要吃它。早餐应急,晚餐夜宵也懒得做,没关系,煮上一碗它,快速又好吃】

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孩子都爱这小吃,隔三差五就嚷嚷着要吃它。秋冬天暖身,春夏开胃,好吃还好做。其实这么做完全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那天冰箱剩下的馄饨不多,只有10只,不够孩子早餐,于是下馄饨的时候顺手就又下了几根面条来凑一碗。后来才发现原来它是流行港澳广东一带的粤菜系著名小吃。就那么让我随心所欲的在家里做出来,自己想想都笑起来了。

吃过一次,孩子老想,我也就经常做。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这碗馄饨面,材料如它的名字一样简单。只要有馄饨有面,汤料都很随意,加入什么完全由你自己喜欢,想加什么就加什么,也可以说家里有什么就可以加什么。馄饨是要先包好的,面可以是手工的,可以是干面,可以是湿面,还可以是方便面,都很美味。煮好后浇上热汤就行。早餐应急,晚餐或夜宵懒得做,没关系,来一碗它,快速又好吃。接着把做法分享给大家。

馄饨面又叫云吞面

【食材】;馄饨20只,挂面1小把,骨头汤适量,香葱适量(两人份)

2、起锅,把水烧开,然后下馄饨和面条。如果是冷冻的馄饨,要先下馄饨,转小火,慢慢受热后,用筷子轻轻拔动,将粘连在一起的一个个分开,这样能让馄饨完整不破,煮出来的口感也和新包的一样。

3、冷冻的馄饨都一个个分开后,就可以下面条,然后一起来煮,一直煮到面条变软,馄饨也就熟透了。

4、我家也是常备骨头汤的,夏天喝凉的,秋冬喝热的,骨头汤一般也是调了味的,盛到碗里,捞入煮好的馄饨和面条,切一些葱花撒上就可以了。孩子每次都能吃一大碗,一口接一口,一点不拖拉。一起试起来。

【小贴士】:馄饨事先包好,面条最容易买到的就是挂面。注意煮的时候先放后放的顺序,以便于跟面条一起熟。当然你也可以分开煮,再捞到一起就好。不用跑去港澳广东,在家就能吃到的美味,一定要试起来。

相关内容

再战UFC精英之路尹帅自评...
8月22日,第4季UFC精英之路半决赛将在上海体育馆举行。在其中一...
2025-08-22 12:53:24
西北家庭游七天六晚攻略!夏...
我的西北七日之旅:荒漠、星空与文明的印记 西北,这片广袤而苍茫的土...
2025-08-22 12:44:40
河南:激情南太行户外运动主...
8月20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新乡市政府联合主办,新乡市文化广...
2025-08-22 12:44:20
“大国重器”来了!8.5万...
  
2025-08-22 12:39:39
青春赛场展风采 青岛健儿在...
信网8月16日讯8月10日至15日,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辽...
2025-08-22 12:36:02
第八届“五彩神箭”国际射箭...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报道)8月21日,青海省...
2025-08-22 12:35:33
原创 ...
民间对《三国演义》中的武将排序有个说法:“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
2025-08-22 12:35:02
原创 ...
引言 荒村雪欲作,耄叟病无聊。树暝乌鸢集,茆深雉兔骄。溪滩观趁渡,...
2025-08-22 12:34:59
2025南昌马拉松大众直通...
新闻荐读 今日上午10时, 2025 南昌马拉松(简称 “英雄马”...
2025-08-22 12:34:54

热门资讯

江苏苏州:夜游虎丘人气旺 2025年8月21日,江苏苏州,大批游客来到虎丘景区夜游,领略虎丘别样的夜间风情,尽享吴文化的独特魅...
国际锐评丨60年,西藏何以令世... 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布达拉宫广场冉冉升起,现场观众高唱国歌;中央代表团向西藏自治区赠送习近平题词的贺匾;...
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突破两千万人...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广深港高铁作为区域互联互通的“黄金动脉”,持续释放发展活力。记者从深圳...
那英回应在非洲割水稻:上手才知... 8月22日下午,由湖南卫视和芒果TV联合制作的青春姐弟游学探访节目《花儿与少年·同心季》在长沙隆平水...
网红景区限时1分钟拍照?“强烈...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赞江西婺源篁岭景区推出的打卡点限时拍照措施,称其有效缓解了排队拥堵。 网友称,“篁...
看见五台山 凡人凡事|巡逻车变... 刘耀 金色五台山 近日,一面题有“疾驰送诊陈情暖 舒怀解困宇内扬”的锦旗,送到了五台山广化寺停车...
隆德:18℃清凉里的“康养密码... “隆德好不好玩?”“好玩!我要去吃隆德暖锅!” 近日,在宁夏隆德县龙珠山星空宿集如茵草地上,来自河北...
“以海为家” 到 “靠海兴业”... 中新网海南陵水8月22日电 题:“以海为家”到“靠海兴业”:海南疍家人的水上新图景 作者 孙艺菡 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