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的热播让新疆阿勒泰地区吸引了大批游客。然而,随着旅游热潮的兴起,“厕所难找”成为突出问题,“去阿勒泰旅游的人膀胱快炸了”的话题登上热榜。
这两年,流量在不同城市轮番流转。不管是淄博、哈尔滨、天水等城市凭借独特的旅游资源和美食文化出圈,还是《繁花》《我的阿勒泰》这样的影视作品为现实世界引流,面对突来的流量,交通阻塞、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往往成为城市、景点“出圈”的下半篇,对城市管理者提出新的要求。
不断变化的网红城市,反映的是人们旅游出行喜好的改变。在这一波网红城市崛起之前,各地也有不少“小而美”的景点因为社交媒体的分享而走红,甚至一度出现过“峡谷露营”之类的“野游网红景点”,任凭现场管理人员怎么劝阻也无法阻挡旅游者的热情,最后是被频频发生的山洪灾害等安全事故才吓得“偃旗息鼓”。
站在城市旅游的角度,“一票难求”和“人满为患”本是传统老牌旅游城市才需面对的状况,但如今却成为新晋网红城市也要直面的处境。数据显示,仅5月13日至19日一周,阿勒泰地区接待游客105.02万人次,同比增长70.07%,今年6月阿勒泰地区的文旅订单又同比增长了80.6%,面对持续上涨的游客量,当地面临的“如厕难”无疑还将加剧。
当然,目前游客对阿勒泰厕所告急的态度还算温和,这应该归功于作品提前给游客打了“预防针”——在文学作品和电视剧中,游牧民族转场生活的原生态、当地新旧理念的碰撞以及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共融都是阿勒泰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为观众,大家欣然接受了这一切,甚至把这些元素视作阿勒泰旅游吸引力的一部分。只是到了现实层面,当观众的身份切换为游客,大家必定会以全新的目光去审视一座城市,也很难对城市配套不足抱有长期包容度。所以,网红城市想要把“流量”变“留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就变得非常迫切、具体。
与老牌旅游城市相比,网红城市在人员配备、应急能力和处置经验等方面天然存在短板,这时只有政府诚意满满补短板,才有可能换来可持续的流量。网红城市该如何应对流量?淄博的应对值得研读。作为一座传统的工业城市,淄博被流量击中后,也曾面临交通阻塞、酒店一房难求、公共服务不足等现实问题,政府通过设立烧烤专线、专列,开放机关单位厕所、停车场以及派驻大量公务人员担任志愿服务等做法一一化解,在自媒体时代上演了从减分项变加分项的转换。
旅游业看似没有科技含量,却一直是非常考验综合能力的行业。现代社会中,旅游早已不是单纯看景点,而是对当地食住行的综合体验。叠加现代人爱分享的属性,一个城市在食住行方面的综合表现以及政府调动各方资源补短板的作为,都会成为关注点,应对得好坏与否,也将成为能否接住“泼天的富贵”的分界线。
目前,阿勒泰地区文旅局局长德丽达·那比已经表示,在旅游服务质量方面,将继续改善基础性服务,比如补充移动式厕所,优化区间车线路,提升餐饮服务质量、住宿质量等。期待各方能快速行动起来,让慕名前往的游客能舒心感受阿勒泰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