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创始人
2024-05-28 18:02:13
0

敦煌是世界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都具有标本意义。敦煌的环境艰苦,人口较少。在古代,人就是生产力,敦煌这个人口较少的西北边缘之地绝不会是最富庶的地方,但它却成为“华戎所交一都会”,造就出辉煌灿烂的文化文明,值得我们深思。

敦煌文化爱好者通过“云游敦煌”小程序了解“数字藏经洞”。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图片网

传承弘扬历代王朝开发敦煌的斗争精神

历代王朝都认识到敦煌作为国家门户、交通枢纽、经贸中心的重要性,进而将开拓河西、经略西域、向西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历代王朝对于敦煌的经营,更是多重举措并举,即经济优惠、政治协同、文化宽容。纵观历代王朝对敦煌以及边疆的经略之法,囿于时代局限,对于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认知,或许不够清晰深刻,不可避免地存在得失利弊,但不可否认的是,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始终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大地上的炎黄子孙,促使他们不断地投身于开拓边疆的伟业中。

汉武帝之前,以敦煌为中心的河西、西域之地已经是东西交往路上的必经之地,月氏、乌孙就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后来才是匈奴与汉王朝的家园。月氏肩负着丝绸之路前身——玉石之路的重任,和田玉与敦煌附近的玉石经由他们辗转到达了中原,河南殷墟与江苏徐州等地出土的玉石就来自遥远的西北。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先民为了实现东西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可想而知。一代代的人,艰难地奔波在漫漫丝绸之路上,从每天的30里、50里,抑或70里,逐渐累积成万里丝绸之路,需要多少时日?更兼有沙漠戈壁、高山大河横亘其间,如果没有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必然是要无功而返的,但是一代代先民却完成了经略西北、开疆拓地、再造繁华的伟业,实现了东西文明的交往交流交融,如何不令人敬仰!

传承弘扬敦煌石窟营建中的工匠精神

古代敦煌民众多有不同形式的精神信仰,造窟祈愿往往成为他们世俗生活中的重要活动。因年代久远,敦煌开凿洞窟所需要的具体工数,未能完整详细地流传下来,但在悬崖之上开窟,属实不易。而作为洞窟主要的建造者,工匠需要按照雇主的要求完成挖掘、修饰、绘画、塑像等工作。根据藏经洞出土文献来看,当时营建石窟的工匠分工很细,并且待遇不高,生活艰难,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依旧精益求精地完成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塑像,其间凝聚着无数工匠的心血。正是因为历代工匠精益求精的态度与臻于完美的追求,敦煌石窟的魅力才得以传承千年而流传至今。

敦煌学主要有两大分支,一为藏经洞出土文献研究,二为敦煌石窟艺术研究。藏经洞对于敦煌的意义是无可比拟的,因为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才使得敦煌学骤然成为国际显学,成为全世界汉学研究求索的对象。但是,就算没有藏经洞的发现,敦煌石窟艺术的价值也是无法忽视的,如此雄伟灿烂的石窟艺术,绝对是个宝库,虔诚的吐蕃王子,繁忙的粟特商人,美艳的回鹘公主,乃至卑微的侍女,耕作的农夫,嬉闹的儿童,转瞬千年,美丽依旧。而这些惊世杰作的创造者的姓名,却几乎不曾为人知晓,亦无材料可考。但是,有一点却毫无疑问,即他们都是华夏大地上历代先民的子孙,也是中华民族工匠精神的传承者。

传承弘扬敦煌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

敦煌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门国际性学问,英、法、俄、日等国的学者在敦煌学研究上有着不俗的成绩。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学者不甘人后,奋起直追。从罗振玉先生、王国维先生最初的文献搜集、整理、刊布,到总结性论著的时时涌现,再到重要领域开创性著作的推出,在120多年的时间里,研究敦煌学的中国学者队伍不断壮大,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绩。尤其是在青年人才方面,我们已经培养出一批批中青年研究人才,他们正在成长为中国敦煌学研究的后起之秀与再生力量。今天,中国学者在敦煌学诸多领域拥有着丰硕的研究成果,同时也逐渐掌握了国际敦煌学研究的主导权和话语权。这一历程漫长艰辛,不仅体现了中国敦煌学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更展现了中国敦煌学者的爱国之心和家国情怀。

比如关于藏经洞封闭原因的研究,几代学者凝心聚力,探赜索隐,历史真相越来越清晰地被揭露出来。从避难说到废弃说,从佛教供养物说到灭法思想说,再到道真法师的佛经修补处说,无不透露敦煌学研究的科学精神,无不是前辈学者追索真相的声音与身影。再如,关于敦煌陷蕃时间的考察亦是如此,主要结论有大历十二年(777)、建中二年(781)、贞元元年(785)、贞元二年、贞元三年及贞元四年诸说。每一种说法展现出来的绝不是无谓的琐碎考证,而是敦煌学者追求真实、探索真相的科学精神。敦煌藏经洞文献文物的丰富性、多样性是无与伦比的,它对于研究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艺术学等学科皆极为重要。敦煌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多语种多语言的共存共生,更是极具研究价值。近代以来,一代代敦煌学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开拓进取、锐意奋进,不断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迹背后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不仅推动了敦煌学研究的繁荣发展,还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揭示了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又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精神支撑。

总之,敦煌文化是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会的结晶。以敦煌为中心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之路,更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的文明之路、对话之路。只有了解敦煌、了解丝绸之路,才能认清敦煌与丝绸之路上的先民们的发展历史,才会懂得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伟大祖国土地上,多个民族的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是如何共同组成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爱国统一的中华民族,才会自觉地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既珍视我们自己的文化,也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强调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交流、和谐包容、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只有这样,古老的丝绸之路才会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相关内容

《经济学人》丨欧洲再也无力...
《经济学人》指出欧洲再也无力承担的五种奢侈。其一,高福利政策,过度...
2025-05-04 17:03:58
柏林联2-2不莱梅,斯特奇...
北京时间5月3日,德国足球顶级联赛第32轮,柏林联合主场迎战云达不...
2025-05-04 17:03:44
WTA晒郑钦文抵达罗马备战...
北京时间5月3日,WTA官方社媒晒出了郑钦文抵达罗马备战的视频。 ...
2025-05-04 17:03:19
能否继续保持?阿森纳队史主...
英超第35轮,阿森纳将主场对阵伯恩茅斯,阿森纳队史主场对阵樱桃军团...
2025-05-04 17:03:08
官方通报!三亚市教育局原局...
近日,三亚市教育局原局长吴萍的违规行为被官方通报。她要求下属跨省为...
2025-05-04 17:02:47
伤愈复出,阿尔卡拉斯确认参...
5月3日,据《马卡》报道,阿尔卡拉斯确定参加下周开始的罗马大师赛。...
2025-05-04 17:02:10
啊?勒克莱尔在冲刺赛前往发...
北京时间5月3日,F1迈阿密大奖赛冲刺赛即将开始。法拉利车手勒克莱...
2025-05-04 17:01:49
埃弗顿球迷得知李铁入狱后笑...
北京时间4月30日,李铁案在湖北省咸宁市进行了二审宣判,李铁的上诉...
2025-05-04 17:01:49
自2023年2月以来,巴黎...
法甲第32轮的一场较量中,巴黎圣日耳曼在上半场结束后暂时客场0-2...
2025-05-04 17:01:48

热门资讯

华云福顺短轴低顶宿营车 户外轻... 今天看一款来自华云的宿营车,整车基于福顺短轴低顶底盘打造,车辆外形较为精巧,道路的适应性较强,内部采...
旅游爬山需准备什么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们往往渴望逃离喧嚣,寻找一片宁静之地。爬山作为一种亲近自然、锻炼身体的活动,逐...
“五一”假期航天热持续火爆 金... 随着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五一”假期,航天游热潮持续升温,位于甘肃金昌的“火星1号基...
原创 黄... 五一假期,黄山又热闹起来了。不过这次出名的不是漂亮的云海,也不是那棵人人都要合影的迎客松,而是景区三...
为游客“蒸1000多斤米饭”,... 今年“五一”假期,重庆市荣昌区政府食堂为游客“蒸1000多斤米饭”的新闻挺火——据多家媒体报道,5月...
近4000名!“志愿红”这样守... “五一”假期,姑苏区每日组织近4000名志愿者开展旅游服务保障工作。机关党员干部带头下沉,协同街道社...
融水:杜鹃花开美如画 生态旅游... 眼下,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的广西第三高峰的元宝山杜鹃花正值盛花期。5月3日,安太乡元宝村举办党道...
无锡这个古村,值得去走走! “五一”假期 锡城各景区热闹非凡 人头攒动 想要逃离拥挤的人潮? 不妨去无锡的古村逛逛 寻找一方静谧...
满了!满了!游客最后住进局长家 据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发布”消息,五一假期,宣恩旅游热度持续飙升,全国各地游客蜂拥而至。旅游火爆后也带...
五一”山西长治行:服务暖心护航... “五一”假期,长治各大景区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处处都洋溢着欢乐与活力。这背后,是长治多部门协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