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清迈是2015年新年,后来数次来泰国,足迹踏遍普吉、苏梅、甲米……我甚至在曼谷买了公寓,但是再也没有来过清迈。这里气候接近云南,家属觉得“ 不够热”(但他也并不喜欢游泳和潜水),倒是我一直惦记着这座邓丽君最喜欢的城市,想着第一次来去逛的bazaar有很多印度和巴基斯坦商人卖特别好的克什米尔羊毛产品,没逛够。
这次来,恰逢明星被绑架案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很多朋友对清迈望而却步,这正好说明了中国人对泰国的不了解,而我作为多次来泰的代表,完全没有任何担心:儿子跟着外教在清迈顺利完成了七天的camp,打卡了清迈儿童友好的诸多景点。我也顺便见到了阔别六年的女朋友J,她带着女儿在清迈定居6年,我们上一次见面时,彼此的孩子才2岁。也是因为有她,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吃到了很多好吃的、接地气的餐厅,而且价格之划算,让我乐不思蜀。
唯一的不足在于清迈出行一定要有车,步行非常不便(车多摩托多),我推荐的餐厅离城区有一定距离。宁曼路我住了一晚就赶紧搬走了——可能人到中年,图的就是一份清净。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都很好吃!!!
Rab-a-bit.CNX
位于梅林地区的3009公路旁边,离市区有点远,开车要40分钟以上。有咖啡和各种饮品,也有brunch,室外可以看到店家精心布置的小园林,不远处是明媚的稻田。
午餐时间,随便点了一份意面,儿子要了一份炒饭和胡萝卜蛋糕,J要了一份Pad Thai和一杯咖啡。
看图平平无奇,但是这个意面真的吃了就忘不了……它是硬的,但是不是生的那种硬,而是带点脆感,入口很有嚼劲(绝对不戳嗓子),有点像宜宾燃面,但是又很清爽,辣得很干净,盘底有一些炸蒜粒,整体评价就一个字:香。
我儿子的炒饭也快速被消灭,胡萝卜蛋糕我们三个人分着吃,非常好吃,就是我在家认认真真照着菜谱做出来的食物,不是大师水平,但是吃着特别踏实——后来在清迈吃的若干顿都给我类似的感觉,我觉得中国餐饮真的应该好好看一看清迈,当我们不聊“效率”,食品回归食物的本质,“吃”才有意义。
三个人的餐,加一份蛋糕、一杯咖啡,人民币约150元,北京就别想了,我觉得成都同价位也拿不出这个品质。这家餐厅每周四休息,当地各个餐厅休息的时间还不一样,最过分的是一周上三休四的……很多清迈人开店就在自己家,或者房租很低,松弛感也是没谁了。
Sushi Umai
我个人并不是日料爱好者,但是喜欢吃花式寿司,这家店的三文鱼寿司和三文鱼&鳗鱼寿司都太好吃了,入口就能感受到食材的丰腴。为了让我多尝一些,J小姐还点了蔬菜天妇罗和烤大蒜,咖喱猪排饭也可圈可点——毫无疑问我们点多了,最后结账一看,又是赚到了的一餐。
Meena Rice based cuisine
雨林集市旁边,蝉联多年米其林一星。曲径通幽,传统的小楼掩映在森林之中,有专门的儿童娱乐区。
五色米饭吃起来还是米饭的味道,但之前吃饭总是不投入的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吃光了碗里的彩色饭(好看即正义)。罗勒猪肉碎、泰式咖喱、百香果杂蔬沙拉、肉丸汤……都很好,便宜大碗,中国的米其林餐厅通常环境和价格呈正比,动不动就要搞Fine dining,东西也并没有多好吃,还不如亲民一点,赚点人气。
旁边就是雨林市集,周末开放,时间凑巧的话可以逛一逛。
We-la-dee
J小姐说这家的泰式奶茶是清迈最好喝的,我喝了六七家以后,对她的结论表示认同。本身就是用泰奶冻的冰块,再淋上泰奶,令人沉醉的浓郁。
咖喱炒蟹腿肉非常下饭,还有一个牛肉干跟中国的调味完全不同,香料的运用很有意思。腰果炒鸡丁即使加了辣椒,我儿子也非常喜欢,不像国内的鸡肉经常嚼着不香(即使名菜如宫保鸡丁,很多店做得也很难吃),食材是烹饪的基础,嗯。
Fishball Noodle Jea-Da
一家人开的鱼丸米粉店,调味非常非常清爽。米粉有细米粉、粗河粉、面条、玻璃粉……可选,捞到碗里看着不多,但是鱼丸啥的吃进去很快就饱了。我本来还想吃一碗拌粉,属于眼大肚皮小。
店里还套了一个泰式甜品店,非常有意思,在国内从来没见过绿豆糕做这么Q的,属于又土又清新……拿到嘴里就会情不自禁地微笑。位置很偏,我们是去Doi Inthanon National Park的路上顺便去的,不必专门跑一趟。
Jartisann Cheeserie
当地一家自制奶酪店,也可以点餐。其实就是店主的家,前面有一个小院子,后面有一条河,绿植、布置都做得很用心……我跟J小姐从店里买完奶酪出来感慨,光买得起房子还不够,要布置得美美的,需要很多精力、很多工人……
店内的奶酪都可以让店员给你试吃
这是奶酪店后面的河,很安静
所有奶酪都可以试吃,不用担心踩雷。吃完不买也没有关系,清迈的商家都非常友善(当然我不鼓励利用这种友善占人家便宜,只是和他们打交道确实不必考虑“面子”,只需要考虑本心是不是真的喜欢,不喜欢就不买),就算不买,我也会双手合一起,学他们那样点头微笑。
Eakkana Kitchen
离奶酪店不远的一家家庭厨房,主理人就是丈夫和妻子。第一次去是中午,结果人家不开门(以前中午是营业的),开门时间改为下午16点开始。1月27-29放假(大概率是华裔),于是我们赶在26号晚上去吃。
这家的感觉就是老板喜欢做饭,多做几个人的也没问题,那就顺便开个餐厅。因为是开在自家院子里,没有租金压力,那么想什么时候营业、想什么时候关门都可以,去之前一定check。
厨房巨干净,他们光脚在厨房里做菜
菜单写有中文,也配了图片,非常友好。我们两大两小点了常见的五道泰式菜品和一道甜品,吃撑了也才花了人民币一百多。难怪源源不断有老外打车or骑摩托来吃饭……
跟泰国人学做鸡翅:把鸡翅从中缝对半切开,这样啃起来真的方便好多!吃相也更文雅,不用啃得四分五裂……
Fernpresso at lake
一家好吃的brunch+餐厅,所有蔬菜都来自自家花园种植。这道花式蔬菜沙拉确实美到我了:
吃之前淋上调味了的蜂蜜,然后把甘蓝叶卷起来一起入口。第一口不适应,会觉得有点奇奇怪怪的,再吃第二个就能get到各种植物的香气,甜丝丝。我把一盘都吃完了。
我不喜欢甜品,所以这个巧克力牛角面包我本来是抗拒的。分了一半给J小姐,我尝了一口,然后就吃完了全部:完全不甜腻,又是那种货真价实的味道。
给我儿子点了培根炒饭也很好,我之前写文章说过,我从来没有吃过泰国人炒饭不好吃的,他们大概是天生就会炒饭。
Kadmanee Market
离机场不远的一家本地人夜市,物价比宁曼路低很多——讲真如果不是为了凑热闹真的没必要去宁曼路。推荐这个大姐的炸肉,加10铢会给你一小把糯米饭,配着肉吃太香了。从此爱上了碳烤猪肉和糯米饭的搭配,后来发现有烤肉条和肉片之分,糯米饭是偏硬、有嚼劲的那种。还有一家卖泰式凉拌菜的顾客很多,也做各种生腌,怕拉肚子没敢试。
很多当地人在喷泉旁边席地而坐,冰沙、泰餐、炸鸡……应有尽有。考虑到炸肉串一大包不过人民币30元,确实没有必要在家做饭了……
Mr.Chan&Miss Pauline
Pizzeria Restaurant
专门的披萨店,炭烤,种类有三十多种,喜欢吃披萨的小孩儿大概会乐疯。我还点了一份和牛黑松露拌饭,土豆泥也做得蛮有意思的,推荐大家试试。
这家店旁边也有个野生market,很多当地人卖水果蔬菜、油炸蟋蟀(还给押上韵了),小香蕉5铢一串,杨桃10铢一包,老奶奶做的糯米甜品也10铢一包……就差一口锅,我就能就地展开生活。
Artisan Cafe
离ChinaTown很近,路过可以喝杯咖啡,我点了加奶盖的泰奶和牛角包,没有失望。店里还有清迈的特色调味品,我非常心动,因为J小姐说好吃的碳烤肉就是用泰国本地的酱油腌一腌再烤就可以了。但是因为我还要去普吉,不方便带瓶瓶罐罐,只能放弃了——下次直飞回国再来买!
那附近也可以报名参加CityTours,我坐船游览了PingRiver,一个人一百多人民币往返,还包含中途上岸吃的冰淇淋+饮用水,整个行程两个多小时,非常舒适。
Jingjai Market
只在周末开的市集(日常咖啡厅和超市也开门),有很多奇思妙想的手工制品。我要推荐的还是美食,在这里可以吃到各种风格的泰国小吃,只要有耐心,一定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猪血米粉推荐,30铢一小碗,和四川的调味挺像的哈哈哈;这种带提手的水果饮品也很推荐,一大杯20-30铢,我喜欢龙眼的。
1月底刚好是本地的咖啡市集,有一家很好吃的香蕉蛋糕也出摊了。J小姐买了带给我,说店家日常是在南部家里做线上销售,所以他们不来市区的话,根本就吃不到。但是这种盼望,也让人吃到香蕉蛋糕时获得了更多的快乐。心心念念的食物,并不是唾手可得,也很合理嘛。
另外一定要买这家的果酱,全部口味都可以试,零添加,非常奇妙的搭配:比如桑葚+威士忌,吃起来有点咸话梅的味道;或者芒果+糯米,比起纯芒果酱多了一丝米香……后悔买少了。
Baan Tipmanee Teak Carving
知道我喜欢厨具和手工,J小姐带我去了木工村。逛了一大圈,佛像和太复杂的雕刻跟家里实在不搭,买了几块切水果或奶酪的菜板。无意中走到了这家木雕工作室门口,瞬间被这些佛像的精巧震撼到。一个小姑娘在里面看到了我,冲我招手,我就沿着两边摆满的佛像往里走(其实心里有点害怕的)。她完全不会英语,拿出谷歌翻译问她那些动物雕塑作品卖吗?因为很明显比外面一条街的做的都好。她连忙点头,问她老柚木的大象多少钱,她急急忙忙跑出去,等了几分钟跑回来,计算器上给我按了2500,我正在思考如何讨价还价,老板进来了,一位烫头了的泰国大叔,走到我面前一顿泰语输出……哦,他是想跟我说因为我带了小孩,他给我折扣,2100铢。
我买了一只小象陪着大象走的木雕
J小姐之前跟我讲,清迈当地人买东西不怎么讨价还价,一般也不会乱开价。我发现他们喜欢孩子是真的,经常会因为看你带了孩子,主动给你折扣。在JJ Market的时候,有顶手绘的帽子标价380铢,我们camp里的孩子一戴在头上,那个老板就笑眯眯地说:如果是你想买,只需要280铢。
木雕大叔跟我讲,他有自己的工厂,从事木雕加收藏已经三十年了,他用非常有限的英语告诉我他是CEO,然后收钱的时候CEO居然不会用pos机,给他老婆打电话问了半天,先刷了我2.1铢,然后发现小数点不对,又按了半天才支付成功。
即使不买东西,也很推荐去他的店里认真逛一逛,非常精巧。店内用中英双语标明了“禁止拍照”,我只拍了我买的大象。至于那些佛像,静静地看一看就很好——室外的这些佛像很多是他多年来收藏的,据说曾有人问他怕不怕被偷,他回答了六个字:人在做,天在看(当然是泰语意译,大概就是“佛祖看着呢”的意思)。
Chiangmai Food Festival
从Eakkana Kitchen吃饭出来,J小姐说清迈文化中心附近有美食节,而且当天是最后一天,那还说什么?去啊!
我想聊一聊这个美食节跟国内类似活动明显的不同:首先是价格便宜,几元、十几元人民币就能买到的食物非常多,他们好像是没有摊位费的。这点如果你去逛有机市集感觉会更明显,我不了解国内其他城市蔬菜的物价,跟北京农夫市集比,清迈的简直跟不要钱一样,是因为租金便宜吗?我不知道。其次,没有预制菜、没有预制菜、没有预制菜,每个小摊的店主都是“真枪实战”:烤面包的背后就是大烤箱、卖咖喱的印度大叔锅里咕嘟咕嘟、卖烤鸡的炭火红着,香味飘老远。我们大城市的管理在强调安全的同时是否牺牲了一些什么?
第三,是非常干净,不像国内的庙会一地竹签、卫生纸,这个美食节不管是就餐的桌子下,还是人们席地而坐的坐垫旁,都没有垃圾。
还吃到了人生最佳的冰淇淋,名字叫take me home,老板是一位清迈土著,很年轻,没有实体店,平时在家里做研发,完了在Line上卖,类似于国内的微商。我们吃了四种口味:草莓芝士蛋糕、蜂蜜香橙、开心果、烤椰肉……非常好吃,只能给你们看图感受。希望他早日开出实体店。
写到这里,想到国内自媒体对清迈的有色描述,我觉得很可笑。一定是没有到过清迈的人,才会说出那些刻意让人产生误解的话,然后为了博眼球,不同的人重复发一样的内容,一遍又一遍。而流言的传播本身就比一本正经的内容要快得多:动脑子太累了,先转发吧——这或许是自媒体时代,人类理性的悲歌。
1月下旬,清迈的樱花就已经开了。祝读到这篇文章的你,心中常存美好,远离消耗你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