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官方发布重磅通告:自12月1日起,灵隐飞来峰景区(含灵隐寺、永福寺、韬光寺)将正式实行免票政策,困扰游客多年的“45元景区门票+30元香花券”双重收费模式成为历史,75元的入园成本全面取消 。这一消息引发全国关注,而厦门南普陀寺多年来坚持免票的实践,更让两座千年古刹共同成为文旅转型的鲜活样本。
作为拥有近1700年历史的江南名刹,灵隐寺是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寺内康熙御题匾额、五代石塔、济公像等文化瑰宝享誉海内外,年客流量超千万人次 。为平衡文物保护与公众需求,景区将实行“免费不免票”的实名预约制,11月24日8时起,游客可通过“杭州灵隐飞来峰”小程序预约未来7日名额,工作日每日限额3.5万人,双休日5万人,节假日6.5万人,分时入园机制将有效疏导客流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杭州公园年卡及寺院年票持有者可凭卡直接入园,体现政策的人性化考量。
从8月官方辟谣“免票传闻”到11月官宣落地,短短三个月的政策转折,背后是杭州对“文化遗产全民共享”理念的践行,也是对西湖景区23年免票经验的延续。而这一举措并非孤例,厦门南普陀寺早已用多年实践证明了免票模式的可行性。作为闽南佛教圣地,南普陀寺坚持免票开放数十年,不仅免费向游客提供清香,更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贴心服务吸引四方来客,其周边素饼产业、文创市集、民宿集群持续繁荣,印证了“放弃门票小利,撬动全域文旅”的发展逻辑。
灵隐寺的免票政策同样暗藏“全域思维”。据数据显示,灵隐飞来峰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1088.31万人次,2025年前11个月客流已突破千万大关 。免票后,虽然门票收入减少,但预计将带动周边民宿、茶社、非遗工坊等相关产业的消费增长,复制西湖“免票引流、产业增收”的成功路径。景区同步升级了检票闸机、搭建“数智”指挥中心,并设立三级客流预警机制,为免票后的有序运营筑牢保障 。
从南普陀寺的长期坚守到灵隐寺的重磅落地,两座古刹的选择正在打破“门票经济”的路径依赖。正如专家所言,免票政策表面是放弃短期收益,实则是通过文化共享激活全域价值的长远布局 。当千年香火不再被门票阻隔,文化遗产的魅力得以更广泛地传递,而这种“还景于民、以文兴城”的实践,也为全国景区转型提供了宝贵借鉴。12月1日起,无需再为门票纠结的游客们,将得以更从容地走进灵隐寺的禅林秘境,感受文化遗产全民共享的温度。